到今天,我们学校已经实施分组教学有两个多星期了,今天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把我们的分组教学的实施情况做了一下总结。
程老师的总结:分组实施情况不好,学生的知识根底差,学习习惯不好,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学习意识,按好中差分下去,好的受到反面影响,差的把好的给影响了,反而是整体更差了,这是根据调查学生了解的情况。
郑老师的总结:实施分组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好学生有点反对分组教学,而部分差生比较乐意分组教学,这样我们又不会的题有人教了,学习起来也有兴趣了。但是还有不会也不学的学生,真拿他们没方法,其家长也不理解。
赵老师的总结:通过实施分组教学以来,我感觉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能现在看起来有些耽误好学生,可时间久了,对全体学生都有好处,能培养优等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能帮助差生提高成绩,但是也存在不会还不学的学生,这是分组尝试路上的老大难。
最后我们教研组形成共识:分组尝试教学的实施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对于没有学习意识的差生却成了分组尝试路上的老大难,影响着课堂,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很难做到照顾全体。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详细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教科处开校工作方案,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方案》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诲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催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气氛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开校初,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枢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方案和学科课题工作方案,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诲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效劳于教学、效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历、开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详细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展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详细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展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立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开展,并照方案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沙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