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湛江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

2021-02-06 来源:筏尚旅游网
湛江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步入新世纪以来,湛江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发展中仍面临着投入产出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差异明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影响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深入研究湛江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发展难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是一项重大而影响深远的课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概述 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和涵义,理论界目前有多种解释。最其代表性的概括有以下四类: 一是从外延型为主向内涵型为主转变。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属于外延型或是内涵型,可以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划分。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摘要素投入,这种增长才式称为“外延型”;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种增长方式则称为“内涵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以外延增长为主,或者以内涵增长为主;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当从外延型为主向内涵型为主转变。

二是从外延的粗放型向内涵的集约型转变。外延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追求数量、规模、速度、产值为目的,其基本手段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对经济增长的质童、效率和效益重视不够;内涵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却通过技术更新改造,以及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谋求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的粗放型向内涵的集约型转变,就是从主要依非增加投入、铺断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三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责、产值和速度,结果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结构失衡;而质量型增长方式要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其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经济增长效率高。主要表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及其贡献率高。二是国际竟争力强。主要表现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三是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率相对于经济增长率低,或经济增长中的通货膨胀程度小。四是环境污染程度低。

四是从轻型向重型转变。这是因为重工业的产业链条最长,产品加工度最深,产品的技术集约度最高。经济增长只有进入重工业发展阶段,才会出现产品高附加价值化和高技术化的特点。我国80年代的经济增长是以轻工业和农业带动的。90年代之后,我国已进入重型经济增长阶段,即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依此而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是从轻型向重型转变。

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而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本身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设计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种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延伸,标志着执政党执政理念实现了向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回归创新,也使经济发

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1.2.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长期发展中处理和解决“快”与“好”关系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约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就业难制约经济健康发展,人口老龄化冲击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等。造成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在发展中客观难以避免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缺乏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发展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过多地讲“快”,而缺乏“好”的支撑。现在到了必须彻底转变认识的时候,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快”与“好”发展规律中的相互辩证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但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快”的要求,应当是又好又快,“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现状

理论界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丰富,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

北大教授吴树青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不像经济增长方式那样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叔莲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比较丰富复杂,其全部内容和体系结构尚待研究。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外,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认为,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三是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就是要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四是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理论界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把自主创新进而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把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和制度保障。

黄泰岩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下大力气,采取综合措施,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相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五是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互动过程。现阶段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市场功能,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不从完善体制入手,缺乏制度性约束和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到位。当前最迫切的,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要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中央党校教授李省龙认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应继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本身的可持续性。二是应着力加强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以提高其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为此必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应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为此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必须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

2.湛江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近年来湛江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湛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立足打基础、谋长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1156.17亿元,增长10.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51亿元,增长13.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重为20.7∶43.1∶36.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生产总值16639元,增长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5亿元,增长15.2%。工业增势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31.46亿元,增长6.1%;完成增加值347.9亿元,增长10.1%。实际利用外资2925万美元。

2.2湛江市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2.2.1经济发展基础仍不够牢固。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具有的港口优势、交通枢纽优势、海洋城市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仍然不相称,支撑大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不够充分。经济总量还不大,财政实力还不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矛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的基础还不够稳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虽在全省排名第9位,但人均生产总值仅排名第16位。

2.2.2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和全面,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到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农村和社区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县域经济规模小、财力弱,工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超过一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大部分村委会、村民小组尚未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稳定性不强。

2.2.3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湛江处于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点,但对如何在这些区域中发挥优势和作用,研究不够深入,发展的方向不够清晰。北部湾港口群在拓展大西南腹地市场中竞争激烈,尤其是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合一打造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发展态势逼人。相比之下,我市开放合作视野不够开阔,缺乏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主动参与区域合作的意识不强,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不够,与北部湾和东盟合作的优势和作用尚未很好发挥。

2.2.4在发展中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的现象。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较慢,

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仍不够充分。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广,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占一定比例。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住房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较慢,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小。

2.2.5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优。农业大而不强,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综合效益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数量偏少,农产品加工增值产业链不长。第二产业发展方式总体较粗放,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较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不快、比重偏低。三大产业缺乏互补互动发展,区域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未能形成规模强大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还难以吸引高端制造业落户和吸纳优秀人才创业发展。

3.湛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点选析及系统建构

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经济系统的三个维度入手对湛江的整体经济进行系统、全面的建构,即要对湛江的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政府系统进行有效度的建设和变革,对湛江的产业结构、产权关系结构、制度结构进行创新整合和有序演进形成内发优势。要善于突破单一的思维定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单一的产业结构的转换,不能只把重点放在如何选择和发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上或只注重规划好一、二、三产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上,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系统中求解,发挥产业结构、经济关系结构、制度结构的协同效应,从单一主体向三元主体(政府、企业、社会)转换,才有可能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以固化和持续。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就是寻求湛江自身的可持续的竞争力,尤其在现阶段,湛江进行工业化进程的转轨经济条件下,整个湛江的经济的制度结构对湛江的经济发展具有极重要的牵引作用,通过对制度结构的优化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加速湛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资本的积累、劳动力的增加、技术创新等长期作用的结果,同样也是经济结构有序演进,尤其是制度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推动湛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湛江应当创建和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的成长,通过“关联效应”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湛江经济结构转变的滞后和制度结构的失衡是造成湛江经济发展长期低效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欧美发达城市和亚洲“四小龙”及珠三角等的发达地区,都是结构演进快速、高效的地区,也必然是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迅速的地区。制度创新会促进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有序演进,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方式的转变也必然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同时还源于地方政府和民间主体推动制度创新的努力程度和有效程度。湛江处于转轨经济中,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内生变量,建立一个有效型的政府模式,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行政产品供给,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湛江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过去湛江经济的增长多依赖于体制外的增量取得,湛江应剔除这种旧思维模式的沉渣。靠创新制度供给来发挥结构效应,这是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基点,是湛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向和引擎,是湛江能否发挥其自身优势的重要基础。

人类经济的发展遵循“采猎经济—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生态型)经济—精神(共享型)经济”次序演进。我们可以把工业化划分为稳健工业化、快速工业化和跨越式工业化模式,信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是在工业体质下的信息化,是一种次序的递进。湛江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湛江已经错失了稳健工业化的时机,又不具备快速工业化的基础,湛江的新型工业化只能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时序上的并行,是一种双轨制的跨越式递进。通过完善和健全市场体系、竞争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新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态工业体系,在循环经济状态下保持“生态—社会—经济”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使用何种和如何使用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其本身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尺度,生态系统的破坏应等价于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态优势是湛江极宝贵后发优势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资源;是信息化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转换器;是湛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老本。因此,构建生态经济(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第三产业体系)是湛江加速经济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基点,工业生态化是湛江新世纪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湛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是在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驱动下的经济空间上的一种自我强化(制度创新),尤其是突出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会产生聚集经济从而导致规模效益递增和经济总量的扩大。通过规模经济的大推力,在前后向的关联作用下引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产业在有效的空间上形成“扎堆”的现象,形成“洼地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一种内

生优势,它会增强和放大正的外部性,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优势是难以被复制的。而我们还需要探寻形成这种优势产业聚集所需的大规模的资金和技术来源,借力外资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的引入无疑是一个重要引擎,是湛江加速转变经济方式的主要支点,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迄今为止,湛江发展经济的突破点往往都选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资产的重组、引进外资、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等等上,当然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问题和战略,但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点和支点在操作层面上似乎是不到位的,也是不全面。湛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个系统的建构包括金融因素、知识及技术因素、结构因素、制度因素等四大因素和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财政政策、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体系、金融和资本市场改革、文化和人力资本建设等八个方面。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把制度创新和生态经济作为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重要基点,把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引入作为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点,构建一个具有硬度和三维结构作用强的稳定的三极复合系统模式,并在创新基础上对两极基点锁定、中间支点搞活,推动湛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形成湛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加速湛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加快推进湛江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4.1基本原则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湛江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4.1.1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全力构建以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钢铁和石化产业是我市工业的核心生产力。必须坚持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改变孤立抓项目思维,树立产业集群发展理念,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钢铁、石化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上下游链条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4.1.2必须坚持港口兴市,大力推动港口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港口是湛江实现跨越发展最具优势的资源。必须创新港口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将港口功能从运输枢纽向资源配置枢纽转变,将发展港口运输业向发展港口经济转变,推动“深水大港+临港工业+现代物流+海湾城市”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港口兴市、港城共荣。

4.1.3必须坚持生态建市,坚决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是湛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必须遵循经济增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生态规律,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主动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力。紧紧围绕湛江港湾、雷州湾大手笔规划城市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4.1.4必须坚持规划和基础设施先行,不断增创湛江竞争新优势。规划和基础设施是加快发展的先行条件。必须将学习实践形成的共识融入规划,用规划体现发展理念,引领长远发展。自觉把湛江纳入泛珠三角、环北部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去规划,推动大区域合作,在合作竞争中凸显湛江作为推动区域开发开放的重要城市的地位。发展规划首先要体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推动城市承载能力尤其是重要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构建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支撑。

4.1.5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带动后进地区和农村的发展。尤其要通过引导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向城镇聚集、向农村延伸,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2对策措施

4.2.1加快制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湛江发展新格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市的功能定位,从总体上、战略上对湛江科学发展进行谋划,切实增强湛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粤西城镇群中心、推动区域开发开放的重要城市的功能作用。抓紧编制完成湛江市城乡发展战略规划、湛江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开发时序、推进重点上,对城乡发展进行清晰的规划和战略部署,从而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一体化。当前,要加快东海岛钢铁新城、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生态型海湾城市核心区的品位。要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园区、城市设施、道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特别是加快完善境内高速公路出口,将高速公路出口延伸到各县(市、区)工业园区、旅游区、中心镇,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经济、城市发展的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4.2.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大发展支撑平台。抓住千载难逢的重大融资机遇,加大投入建设港口、交通、电网、供水等基础设施,并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前期工作。以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建设为重点,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建设霞山、宝满、东海岛港区等七大工程。同时,适时启动4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工作,满足港口发展需要。整合港口资源,规划建设环雷州半岛沿海港口群。加快茂湛铁路建设,启动建设东海岛支线铁路。加快湛徐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确保 2011年建成供水,以满足重化工业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用水需求。

4.2.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重点项目作为推动湛江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港口为依托,积极引导临港工业沿港布局,重点实施钢铁、石化带动工程,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工业和为钢铁、石化生产主业服务的配套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构建湛江现代产业体系的主骨架,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同时,抓住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契机,加大招商引资,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转移园和工业园,尤其要加快广州(湛江)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积极构建临港产业、现代制造业集聚平台,迅速壮大我市经济总量。

4.2.4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支持县(市、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重大项目引入县(市、区),将钢铁、石化产业配套项目布局在县(市、区),发展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尤其围绕钢铁、石化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培养高素质、适用型劳动者,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村与村相接、镇与镇相连的新农村集群。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4.2.5加快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建设中国热带半岛生态旅游核心城市和海内外游客向往的著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加强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布局和整合,加强宣传策划,加快景区基础设施、景点和旅游酒店建设,落实我市与广东中旅集团签订的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谋划发展湛江滨海旅游休闲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大湖光岩旅游区、东海岛旅游区,规划建设一批海岛旅游区,打响“滨海度假胜地”休闲旅游品牌,彰显“彩色湛江”“中国大陆最南端”旅游魅力。充分利用深水大港大宗货物运输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实施与珠三角港口错位互补发展策略,重点发展铁矿石、石油、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物流业,大力发展钢铁和集装箱物流业,培育新的物流增长点。湛江临港工业园重点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现代物流中心。加强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连锁经营。

4.2.6加快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科学融资,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广泛吸引和集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县(市、区)开展银政企合作,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抓好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精简机构,科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的体制改革,整合两区资源,以适应大型钢铁项目建设和东海岛的开发需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区级管理城市的积极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湛江港集团等大型企业实施资本经营和上市融资,推动优质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合资合作,力促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窗口作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育出口企业和产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申报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和保税港区,努力扩大出口。围绕港口、钢铁、石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落户湛江。出台和实施加强地方与农垦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农垦丰富的土地资源,解决产业发展土地制约“瓶颈”。率先启动湖光农场片开发,将其建设成为钢铁产业配套园区、全国重要的花卉基地、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职业教育园区和湛江城区西拓新组团。出台和实施加强与在湛高校合作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开设钢铁、炼化、机械、海洋工程、物流等专业,支持高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市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研发中心,推动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支持南油等央属、省属企业做大做强,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