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尚旅游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彩超检查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彩超检查的应用

来源:筏尚旅游网
・80・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年2月第6卷第1期Chin J Joint Surg(Electronic Edition),February 2012,Vo1.6,No.1 ・讲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彩超检查的应用 唐恬恬汤庆 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并 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一方面是DVT可引起急性、致死性的 肺栓塞;另一方面它又可导致深静脉栓塞后综合征,即因静 脉压力过高所致的下肢疼痛、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疡、静 的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对于前上述DVT发生 可能性的临床评估中,如果评分≥3者,不论起病时间长短, 都建议应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DVT的超声诊断要点:管腔内实性回声充填;探头加 压不能压瘪或不能完全压瘪;CDFI无血流信号或见血流充 盈缺损区。 脉性坏疽和脂性硬皮病等,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伤害。 一、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2.DVT分型:可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分为三型:I型 (周围型),即胭、胫后及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1型(中央 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导致了凝血通 路的紊乱,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深静脉血栓的继 发性危险因素包括:(1)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男性高于 女性;(3)肥胖者;(4)瘫痪、感染及肿瘤患者均为高危人群; (5)手术与麻醉;(6)外物因素的加入:如静脉内留置管,人 工材料如金属、骨水泥、人工骨等的植入均可增加深静脉血 栓的发生率;(7)输血;(8)制动:研究表明当制动的危险因 型),即髂股静脉血栓;Ⅲ型(混合型),即前两者兼有。临床 上以混合型最为常见。 3.DVT分期:(1)急性血栓:病变静脉管径增宽;管腔内 见实性低回声;可见血栓浮动;加压管腔不能压瘪或不完全 压瘪;CDFI无血流信号或探及少量血流信号;频谱呈连续性 或频谱消失,乏氏试验反应减弱或消失。(2)亚急性血栓: 管腔变为正常大小;管腔内实性回声增强;血栓缩小、附着于 静脉壁上;血栓处静脉管腔不能被压瘪;血流部分恢复。(3) 慢性血栓:静脉管径小于正常;管腔内见实性强回声、“索”状 回声;管壁不规则,静脉瓣增厚、固定;加压管腔不能压瘪或 不完全压瘪;血液反流、侧支循环形成。(4)血栓前期、血流 素持续存在时,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将持续增高; (9)既往史或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深静脉血栓的形 成多由上述危险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叠加所致,在2009 年6月颁布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中,将骨科大手术归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之一。 有文献资料表明,骨科大手术后如果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治 疗,术后发生有/或无症状DVT概率可达40%~60%。 就急性下肢DVT患者而言,约50%一80%的无明显临 缓慢状态:超声自显影现象独特的云雾状回声可发现静脉血 流缓慢、淤滞;高频探头血管超声检查还可观察到静脉瓣陷 窝部初步形成的血栓;如果超声观察到上述现象的出现,可 床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患肢胀痛不适、皮温升高等。 Wells在1995年首先提出了评估DVT发生可能性的临床模 型:(1)沿深静脉走形的压痛;(2)整个下肢的肿胀;(3)小腿 周径肿胀侧较正常侧>3 em(胫骨粗隆下10 em处测量); (4)凹陷性水肿;(5)同侧的浅表静脉曲张;(6)活动性的肿 瘤;(7)近期制动或瘫痪;(8)近期手术或严重的内科疾病。 若有以上临床表现者,每符合一项得一分,符合几项则得几 分;若有可能为其他疾病所致,如: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蜂窝 织炎等则扣两分;双下肢均有症状者,以症状重的一侧肢体为 准。得分>t3为患DVT高度可能;1~2为中度可能;≤0为低 度可能。该评估模式可从临床方面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了 提示临床进行积极干预,预防血栓的形成及增大。 超声造影对微循环的高敏感性能显示彩色多普勒无法 显示的低速血流,可很好地鉴别完全阻塞与部分阻塞、血栓 与癌栓;对于体型肥胖、肢体肿胀严重、体表有较大疤痕的患 者,CDFI有时较难探查及判断有否DVT,此时应用超声造影 能起到提高检查效率和诊断准确性的作用。 国内有学者回顾性分析了一组围手术期患者运用CDFI 监测抗凝药物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DVT的研究,得出结论: CDFI对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发现、监测追 踪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综上所述,CDFI能直 观显示血管腔内的回声变化及血流信号的改变,可动态观察 血栓的演变情况,并可根据血栓形态、血栓回声和血管腔情 DVT,准确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尤其是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 二、彩超检查在下肢DVT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DVT的诊断趋于无创性检测,其中以彩色多普勒 况予以分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提供 影像依据。 (本视频讲座见光盘) (收稿日期:2012一叭一12) 血流显像(CDFI)作为首选,正如《肺血栓栓塞症一深静脉血 栓形成影像学检查操作规程(推荐方案)》中所论述的,CDFI 能够快速、实时、直观、准确地提供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 唐恬恬,汤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彩超检查的应用[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1):123—124 DOI: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2.01.023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通信作者:汤庆E-mail:PY—tangqing@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