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与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

2021-01-15 来源:筏尚旅游网
NEWS WORLD l学子论文选登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 与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 。陈茜 【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网络舆情,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是当前网络时 代背景下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点、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 程与趋势以及政府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探讨政府如何在网络时代利用好新媒体,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传播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公 信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传播管理政府公信力 一、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关 性。 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 系 3、相互推动性 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 1、相互关联性 网络舆情不断地对政府工作施加压 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①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形式,首先应 力,备受关注的公众事件如果在政府的有 从最开始的“南京彭宇案”到后来的 该具有宣传传播功能。因此,网络媒体是 效措施和行动下得到很好的解决,网络舆 “郭美美事件”以及“最美女孩给流浪者 政府提升自身公信力,构筑自身良好形象 情就会偏向政府这一边,这时候网络舆情 喂食事件”,这些网络幕后炒作事件使公 的有力工具。而网络舆情往往由于政府的 就转变为为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构建 众的眼球和神经一次次被吸引放大,在被 加入显得更加具有影响力,政府作为一个 和谐社会的宣传平台。另外政府有时候可 曝出事件真相后,大家开始反思社会诚信 网络舆情重要的关注主体,许多重要的具 以根据网民的建议和提供的消息来开展 问题。在类似事件屡次出现之后,公众渴 有推动作用的网络舆情,都是在有关于政 自己的工作,推动自身业务能力和公信力 望从政府方面获得肯定的答案,甚至开始 府的行为态度上发展起来的。 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起到了 诘问政府在公民素质教育与培养方面的 2、相互矛盾性 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以后网络舆情的良好 不得力,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充当起民众 网民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能够自主 健康发展提供的了正确的方向。 情绪的安慰剂,则会处于被动地位。 表达自身看法和意见的空间,网络舆情是 二、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 2、政府发布消息的滞后性与选择性 建立在民众自由基础上的言语态度和心 1、社会整体诚信的缺失 公众对于重大事件的消息的渴求急 理总和。而政府为了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2011年10月l9号,温家宝同志在主 切性与政府发布消息的滞后性之间的矛 以及维护形象与提升公信力,势必会对网 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当前社 盾、公众渴求事件的真实性与政府发布消 络空间加以控制、对网络舆情加以监督。 会诚信缺失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商业欺 息刻意隐瞒性之间的矛盾、公众渴求消息 网络舆情希望以最快速度来合理解决公 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 的全面性与政府发布消息的片面性之间 共事件,而政府希望这种关注是向着有利 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 的矛盾将政府与公众关系推送到一个较 于政府的角度来开展的。立场不同基础上 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 为紧张的地步。当社会关注热点、重点发 的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监督与反监督就形 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 生时,公众首先是通过自身和网络渠道了 成了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矛盾 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 解事情发展事态和真相,但当个人能力有 254 2o14 ̄9 勃阄咄辟 学子论文选登I NEWS WORLD 限时,就会集体追问政府。由于政府常常 碍于体制和政策的限制,将自己放在与公 众对立的角度,不能及时、全面和真实的 公布消息。 3、网络生态环境的无序化 径 的话来。政府官员要正确的处理政府、公 新闻消息和事件最新动态以及政府的工 作开展情况时,但也会出现消息不准确, 出现谣言的情况。而消除谣言的最好方法 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媒介素养。如 左下图所示。 三、网络舆情中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 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的频发也给政府 的稳定执政带来威胁,社会上对于政府的 影响而降低。政府应主动出击,不能等着 在于疏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消息。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急切需 要了解全面信息和事情真相。无数事实证 明,谣言历来是突发事件的伴生物,信息 播空间。当各种猜测在网上流传开来后, 现代社会中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信 息量大、交互性好,以及可以超越特定时 间和空间达到跨领域、跨国界的传播,使 得政治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解释”和 认可度与信任度都受到来自网络舆情的 公开稍微迟滞一点,就可能为谣言留下传 “扩音”,让国家制度和政治意识以及网 网络质疑和诘问满天飞舞时,再来消极被 如果政府才公开调查详情,而此时社会的 民的意志与话语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网 动的处置。这就要求政府认清形势,改变 不信任感已在网上流传,就会造成恶劣影 络语言成为参与政治的有效工具。②网络 作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引导能 响。 作为一种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工具,大家表 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艺术。 3、议程设置,把握好舆情引导的主动 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清华大学崔 1、与时俱进,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 权 保国教授认为,“媒介生态环境可以分为 养 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 两大内容,一个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 2009年11月8号,胡锦涛同志在 置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 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媒介 《人民日报》发表讲话指出,要提高舆情 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 生态学,另一个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研 引导的能力,这是对各级党政干部和媒体 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 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把握 负责人以及全体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共同 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 媒介生态的规律,最重要的是树立媒介生 要求。李希光说:“在今天这种高度商业 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 态的系统观念、互动观念、平衡观念、资源 化和媒体化了的社会里,新闻的合理利用 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 观念”。③网络自身是一个虚拟世界,那样 是一个政府成功的关键。那些不了解媒 么。⑦ 在传统和现实社会有些不敢表达的意见 体、不了解新闻、不了解记者,不遵守新闻 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在网络群体狂欢的刺激下一泄而出,政府 发布基本原理,不会运用新闻发布技巧, 一是应该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 的政治权威在这里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 与媒体关系处理不好的人注定要失败,而 “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淡化教育者和 4、政府官员“媒商”的缺失 遵守者将从中获益。”嘴出高度的商品化 被教育者的身份界限。二是灵活运用“炒、 这里所说的政府官员的“媒商”主要 和传媒化已成为如今社会的两大特点。商 发、放、冻、化”等策略。对于有利于经济建 是指官员的媒介素养。一般来说,突发性 品化是建立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 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网络舆论要竭 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波及的范围较广,涉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 尽全力热“炒”。对有利于党委和政府中 及到不同的受众群体。许多政府官员选择 合理性;另一方面,高度商品化则代表着 心工作、有利于宣传思想重点工作的网络 不合适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不会积极利用 金钱在官员媒体的权力运用中所表演的 舆论,要千方百计“诱发”、“启发”。对无 新型传媒工具,不能够收到很好的传播效 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官员的诱惑力也大大 关大局,一时还难以看清和把握的网络舆 果。政府官员不懂得处理好媒体与受众三 增加。高度媒体化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大 情,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静观其变。对 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一定的传播技巧来说 众传媒发挥的作用比之前大的多。提高政 于不利于唱响主旋律、带有杂音色彩的网 服受众和媒体,不能为政府进行舆情引导 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就是要政府官员学会 络舆情,可采取“冷冻”措施,逐步消除。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譬如有些政府官员 与媒体和群众打交道,增加对各种媒体、 对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干部群众出 在面对新闻记者质问时说出“你是替党 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了解,能够熟练的运 现的有疑惑、有怨言、有情绪的网络舆情, 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雷人” 用新闻传播技巧,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要“化”多做解释工作。⑨_三是处理好与门 2、信息公开,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 户网站的关系,加强对各大门户网站的消 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息互动,建立起良好的传媒关系。主动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强 织网民就选择的议题进行热点讨论。其 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 次,对于各种暴力言论和对社会群众正常 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 生产生活造成恐慌的言论,应当要求网站 力运行的重要保障。”⑥公开是民主政治 的管理者对此进行消除或者是给予发帖 的基本要求,信息公开是公民参政议政的 人警告。四是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意 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之间互动图。 前提。网络传播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受众 见领袖自身所具备的素养高,有较强自我 知闻咄.謦 2o14 ̄9勤 255 NEWS WORLD 1学子论文选登 探析网络成为 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马兆吉 【摘要】当传统媒体已无法构建公共领域时,具有匿名性、并使公众参与讨论热情高涨的网络,是否能成为新的公共领域,却仍 是未知之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讨论公共领域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 素的干预下,大众媒体不再是民意自由表 会影响、群体压力和身份地位中解放,这 的一种理想,意指如公共意见等能够形成 达的渠道——哈贝马斯寄希望于大众传 与面对面交谈中形成的权力情形有所不 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①。它介于私人领 媒承担公共领域的愿望落空了④。 同⑥。 域和公共权威之间,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 二、网络成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网络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为普通 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 当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个话题的时候, 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相对 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和其他共同关心 最初的观点以积极态度为主。网络使公众 开放、平等的渠道,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 的问题做出评判②。 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涨,并且不受一些因素 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哈贝马斯对于网络在 一、传统媒体很难承担公共领域的责 影响的结果似乎都支持了以计算机为媒 充当社会的公共领域方面的作用,似乎持 任 介的网络讨论能够帮助公共领域的建立。 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⑦。 由大众传播引领的社会公共意见在 麦克劳德通过实验证实,相比面对面 三、网络承担公共领域责任的不足 为公共领域服务的时候,遭遇了市场与民 的交流,人们在借助电脑进行的交流时表 人们希望网络能够帮助人们自由而 主准则的冲突。政治家的利益与媒体应有 达自己观点的意愿更强,这与借助计算机 平等地参与政治讨论,但事实并非如此。 的作用难以调和,使得为公共领域的讨论 进行交流时所具有的匿名等特点有关。由 数字鸿沟是第一道阻碍。Stefen Albrecht 所提供的信息被扭曲。政客希望能控制信 于人们具有被孤立的恐惧心理,故而不愿 等人评估了那些在普通政治讨论无法发 息的传播,而互联网在挑战传统媒体地位 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脑交流的匿名、线索 出自己声音的人,通过网络是否能够平等 的同时,也是政党引导舆论形成过程中的 信息较少等特点可以减少这种恐惧,而面 地参与讨论。他们分析了在线政治讨论, 一个挑战@。 对面则会增加这种恐惧⑤。 究竟是哪些人参与,又是哪些人的观点得 在大众传媒迎合消费者的情形下,文 Postmes等人发现,借助计算机进行 以发表。其结果是,技术精英、社会经济学 学的公共领域消失了;在商业、政治等因 的沟通预示着打破社会边界,将个人从社 资源丰富的人,参与政治讨论的可能性更 判读能力,视角广阔和情怀高尚使得意见 国传媒报告》,2003(2)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 领袖得到大众的新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 ④徐拥军、宋淋,((/2-共危机管理中政 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O12 的网络舆情发生发展中担任着舆情发布 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模型——基于 ⑦百度百科,议程设置,http://bai— 者者、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口 多学科视角的审视》[J]. 东南传播 , ke.baidu.COB/View/7 3987.htm. 参考文献 201 0(4) ⑧纪红、马小洁, 论网络舆情的搜 ④《新华社每El电讯)),2009—10-19 ⑤徐彦龙, 莫让“媒体素养”戍为 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 ②贺文发、李烨辉: 突发事件与信 领导者素养结构的“短板》[N]. 中国社 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息公开——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 会报》,2007(6) (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 众》[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 0 ⑥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 闻传播系硕士) ③崔保国,《媒介是条鱼 [J】.《中 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责编:周蕾 256 20l4年第9期 知闻唯.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