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范例

2023-01-15 来源:筏尚旅游网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电子白板;语文教学;利与弊

一、创设情境,以景激趣

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电子白板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运用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兴奋起来。例如,在讲授《雨霖铃》时,在片头导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曲,上课铃一响,课堂上弥漫着如泣如诉的歌声,学生的心顿时被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牢牢拴住。

二、寓乐于教,释义解难

电子白板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这样一组诗句:

1.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明月别枝惊 ,清风半夜鸣 。(辛弃疾《西江月》

在每一句诗中设置空缺,这时学生只要将“蝶”“莺”“鹊”“蝉”这些图形拖入相应位置,将图形变为文字,这对诗句也就完整了。这样,学生不仅背熟了诗句,还增加了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三、化o为动,变难为易,陶冶思想情操

电子白板能为师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再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门”“开”“回”的意义。

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东施效颦”,过分滥用电子白板教学,结果将适得其反。

1.妨碍了师生间的交流,冲淡了对文本的学习与解读

近年来,电子白板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入了教室,学校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要求,制定了一些定量指标,致使部分教师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教师在中往往淡化文本,盲目追风,想方设法与语文课程进行错位整合,往往把所教内容全部做成课件,殊不知这违背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

进行。

2.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也不准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白板课件的确有声有色、绚丽多彩,也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观看时他们不停地啧啧称奇,嘴里发出“哇”“呀”的声音;但当引导他们学习课文时,学生沉浸在绚丽的情景中一下子无法回过神来,朗读和回答问题时反而有气无力、答非所问,注意力不够集中,似乎还陶醉在刚才的精彩中。一节课就这么匆匆地在学生的兴奋中结束。

3.电子白板应用技术较差,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应正确认识它的功能,好好开发利用,更应该认清它的误区,使电子白板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既要用得上,又要用得巧,避免华而不实。

参考文献: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物理教学 兴趣培养 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07-01

一、利用实验吸引学生

。课堂教学的最佳引入方案当为“实验引入式”,即以实际物理现象为蓝本,“示之以物,晓之以理”。例如,在进行压强一课教学时,教师出示两个钉了钉子的木板,一块钉了大约50个钉子,一块只钉了一个钉子,钉尖朝上。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食品袋,装满水,再把袋口密封,使之不漏水。问学生:“把这袋水放到很多钉子的木板上,这袋水会被扎破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不漏水。再把这袋水放到另一个只有一个钉子的木板上,立即扎破漏水。这个时候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既惊奇,又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在这个最佳时刻引入压强概念,学生自然更容易接受。通过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引入新课,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令学生学习热情大增,兴趣大增,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二、讲故事吸引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疑问,才能深入地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才能让人更加有兴趣。而讲故事(看影片)的形式绝不失为设置悬念的一个好方法,有了悬念,兴趣自然就来了。如在讲授《运动的描述》时,参照物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可能越听越糊涂,最后连自己在运动还是静止都搞不清。但如果把考虑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果就截然不同了。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千古奇闻的故事,古代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的一个故事。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忽然刮了一场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吹到墙外去了。”学生听完后非常活跃:为什么井会被吹到墙外呢?学生按照惯性思维多认为不可能,纯属虚构。此时教师加以点拨道,古代小说中的墙其实是篱笆墙。请同学们根据参照物的概念结合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有可能。学生经过变换思维方式认真思考后说:原来被吹动的不是井,而是篱笆墙。以篱笆墙为参照物,井则是跑到墙外了。通过这样的小故事精心设疑引入新课,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也引导学生变换思考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这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短小、精的影片和故事,或生动有趣或疑惑重重,让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从猜疑结果到品味它包蕴的思想,从而激起强烈的情感和兴趣,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令学生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三、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儿童的最爱,通过游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被提到最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甚浓。如,学生手拉手依次蹲下直立,人没有移动位置,而运动形式向前传播,引入“机械波”。通过这些小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的多种知觉系统参与辨别,提高辨别的准确性;活泼的表演形式,加强了学生的知觉印象的保持和强化;欢快的场面,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体现出“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时代要求。

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强调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创造含有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自主积极地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引入“光的传播”时,提问“节日的夜晚,礼花绽放时,光是通过什么路径传到我们的眼睛呢?怎样才能使地下挖土工作沿直线进行呢?”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事实,以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新课,可以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这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使学生感到物理概念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分析的良好思维品质,也使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五、欣赏诗词激发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