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47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12分)
①在经历了三月的乍暖还寒, 四月杏花春雨的飘飘洒洒、淅淅沥沥后,夏季里的节日——端午便如期而至了。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
②早在先秦时期,这一天被认为是‚恶月恶日‛。生于这一天的人,认为是会给父母和国家带来灾难的。有的人侥幸长大做了官,仕途也会因此遭遇坎坷。大约到秦汉之后,人们才想了一些办法,如在这一日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以驱五毒、祛瘟疫、除厄运。唐玄宗时,每年端午节都会发给百官‚百索‛,‚百索‛是五彩丝线拧成的绳子,可以佩dài在脖子上、腕上,一如今天的项链、手链。不知如今的shǒu饰是否由此而来?这种彩索,据说是用以捆缚‚五毒‛的。所有这些求祥祈福的活动,都使我们的端午充满了古老的色彩。大约到了明、清之后,‚恶日‛慢慢变成‚善日‛。女孩儿在这天头簪火红的榴花,出了嫁的女子回娘家。端午节也成了迎接夏日、亲人团聚的欢乐节。人们期盼端午到来,也是想念那香糯的粽子了。 ,吃上一口,犒劳一下寡淡的舌尖,满身疲惫顿时烟消云散。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古往今来描写龙舟竞渡的作品不计其数,最为生动的当推中唐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①影斡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③。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让人 !
③如今,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在端午节的假期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品味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注释:①棹(zhào):船桨。 ②斡(wò):转,运转。斡波,划水。③瞬:目动,眨眼。 (1)下列词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坎坷(kě) 佩戴 首饰 祈福(qí) B.坎坷(kē) 佩带 手饰 祈福(qǐ) C.坎坷(kē) 佩带 手饰 祈福(qí) D.坎坷(kě) 佩戴 首饰 祈福(qǐ)
(2)阅读第②段中《竞渡歌》片段,对诗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棹影斡波飞万剑”,形容船桨上下翻飞迅捷,溅起的水花犹如万把利剑飞向两边。 B.“鼓声劈浪鸣千雷”,运用夸张极言击鼓之声震天动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声势浩大。
C.“两龙望标目如瞬”,赋予龙舟以人的神态,将两舟争先恐后驶向目标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D.“坡上人呼霹雳惊”,“霹雳”指“迅猛的雷声”,这里用“霹雳”来形容坡上观众的呐喊声骤起
且惊天动地。
(3)根据语意,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慢慢剥开粽叶,露出色泽雪白的粽子,用筷子戳起,滚着白糖 流连忘返
B.慢慢剥开粽叶,露出色泽雪白的粽子,用筷子戳起,滚着白糖 身临其境 C.色泽雪白的粽子被慢慢剥开,用竹筷戳起,滚着白糖 流连忘返 D.色泽雪白的粽子被慢慢剥开,用竹筷戳起,滚着白糖 身临其境
(4)龙舟竞渡的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下列最适合印在
彩旗上的一项是( )(2分)
(5)以传统节日、节气为题材的对联也是别具特色的,下列各项中与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构成对联,
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谷雨雨后禾享雨 B.立春春日客游春 C.小雪雪中郎堆雪 D.中秋秋夜夜悲秋
(6)学校开设了以“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诗词晨诵课程《栖息在农历的天空下》。同学们在
教师的指导下品味诗句遣词炼字之妙,感受杜甫、苏轼等诗人博大的胸怀。学期末,老师请大家用一句话谈谈诵读最主要的收获,下列回答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诵读活动让我更加优雅、诗意地生活。 B.诵读活动让我了解了传统节日的内涵。 C.诵读活动让我敏锐地感受物候的变化。 D.诵读活动让我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
2.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来突显产品或经营特色。以下对联依次对应“一得阁”“同仁堂”“全聚德”
“张一元”这些老字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 ②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③同气同声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医国医人 ④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A.○4○2○3○1 B.○2○3○1○4 C.○3○4○1○2 D.○2○4○1○3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引号表示着重指出的部分)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D.“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
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为朋友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
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C.《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海洋发电。
D.《名人传》分别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
尚品质和顽强奋斗精神。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等到小鸟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B.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C.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地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6.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B.你的回忆有精彩的瞬间 C.你的生命有难忘的故事 D.你的事业有迅猛的发展
7.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 )(2分)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三次分别变幻为
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以及白发老丈,全被孙悟空识破。
B.《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懦弱无能的
林冲。
C.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晁盖,“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D.《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8.名著阅读(3分)
‚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出去,径到人参园里,擎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
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枒开根出,道人断绝草还丹!那大圣推倒树,却在枝儿上寻果子,那里得有半个。原来这宝贝遇金而落,他的棒刃头却是金裹之物,况铁又是五金之类,所以敲着就振下来;既下来,又遇土而入,因此上边再没有一个果子。‛
该选段出自《西游记》的哪个故事?大圣为什么要推倒果树?后来又是怎么弥补这一过错?
9.漫画题(5分)
(1)请用一句话描述画面容。(2分)
(2)你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3分)
10.(1)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8分)
材料一:**总书记到访北京大学与师生进行座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材料二:李克强说,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他以个人经历举例,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将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李克强指出,全民的阅读量逐年增加,也是中国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之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还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就是我两次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2分) (2) 下面是学生的一段读书随笔,这段话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我爱读书,因为读书提高了我的情感世界。②我同情小凡卡的不平凡命运,③我关心阿廖沙苦难的生活,④我敬佩晏子巧答楚王的机智,⑤我欣赏林海音文笔的优美。⑥我庆幸平时几乎拒绝了一切玩耍的诱惑。
序号: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读书之时,思接千里,心游万仞。苏东坡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让我感慨万千。(2分) (4)写出一条读书名言警句:(2分)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7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3)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 (4)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各级法院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正如《曹刿论战》里所说:‚ , ,‛这是深得民心的举措。 二、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题。(12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节选自《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有戴嵩牛一轴。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节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著名画家。③曝:晾、晒。④搐:抽搐,收缩。⑤掉:摆动,摇动。
1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老河兵闻之 而一牧童见之 ..B.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躬耕于南阳 ..C.余闻而愈悲 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3.解释加横线词。(4分)
①如是再啮__________ .②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__ ..③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_ .
④
⑤
①
②
③
④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___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5.老河兵和牧童都表现出丰富的生活经验,请分别简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8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6.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2分)
17.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18.第③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题(13分)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9.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20.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
内)(3分)
地位尴尬, 滋生仇恨→ →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21.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22.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10分)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
23.阅读第③-⑤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专一”的。(3分)
2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作者提供三个合适的论据。( )(3分)
A.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程颐)
B.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C.逐鹿者不顾兔。 (《淮南子》)
D.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E.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25.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认识。(4分)
四、作文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0分) ....题目一:
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如何使大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写一段话,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题目二:
‚九九消寒图‛体现了古人生活中的智慧和情趣。我们也可以开动脑筋,为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增添一些情趣。请写一段话,说说你的设想。
要求:
⑴内容真实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⑵字数在150-200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任选一题作文。
27.大作文(50分)
题目一: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
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A (选D得1分)(2)A (3)B (4)D(选C得1分)(5)B(6)C 【解析】
(1)考查词语的字音和字形,祈福(qí)需要特别注意。
(2)赏析句子,A处“的水花犹如万把利剑飞向两边”没有此意思。
(3)考查语言连贯,主语是人,因此是“慢剥开粽叶,露出色泽雪白的粽子,用筷子戳起,滚着白糖”,
而“身临其境”形容亲身到了这个境地,与原文表达的语境一致。 (4)D处的书写方式能够表现出霸气和必胜的决心。
(5)根据对偶的特点,以及文中的节日、节目题材,选B最合适。 (6)根据文中内容,C项不符合要求,不能体会到物候的变化。
2.B【解析】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
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答案为B。
3.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B项应是起强调作用。答案为B。 4.B【解析】《五柳先生》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为自己写的传记
5.C【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
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C项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故选C。
6.A【解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
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选A与上文衔接搭配。
7.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掌握。B项懦弱无能的林冲,解说错误。
8.大闹五庄观 因为偷吃人参果遭到辱骂(和误会) 最后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玉净瓶里的甘露救活了
人参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西游记》,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此题要写出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9.(1)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孩子们都忙。
(2)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照顾。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给予,孩子们应该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
(意思对即可)
【解析】读图漫画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
此题属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进行阐述,合理表述即可。 10.(1)(2分)国家领导人强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希望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氛围。
(2)(2分) ①“提高”与“情感世界”不搭配,应改为“丰富”。⑥去掉“几乎”,由双重否定变为单
重否定。
(3)(2分)莫言的魔幻,秋雨的典雅 (答案不一,合理即可) (4)(2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答案不一,合理即可) 【解析】
(1)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
(2)学生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规范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中的病句。具体表现为:①“提高”与“情感世界”不搭配,应改为“丰富”。⑥去掉“几乎”,由双重否定变为单重否定。
(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
语意流畅。
(4)学生根据积累的具体要求,积累合理具体正确即可。
11.(1)提携玉龙为君死(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4)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
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12.D 13. ①冲激 ②逆着河水
③大腿(这里指“后腿”) ④认为„„是对的 14.
(1)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2)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错误啊。
15.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牧童常年放牛,善于观察,熟悉了解牛的
生活习性。
【解析】
12.此题考查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D项为:对„„说/因为,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
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注意“股”是古今异义,“然”是一词多义。大认为„„是对的。
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
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关键字“渐”“倒”“掷”“乃”。
15.疏通全文,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老河兵和牧童的身份来分析。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
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牧童常年放牛,善于观察,熟悉了解牛的生活习性。
附乙文参考译文: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珍藏有一幅戴嵩画的牛。有一天他晾晒书画,
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错误啊!”读书人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16.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适用于发展科学”或“逻
辑不分明”)。
17.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经过搭配,可以构成
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的特点。
18.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
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解析】
16.这是一道考查筛选能力的试题。根据“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梳理文章内容,找到有关段落,即第
一二段,用关键语句回答出两张意见。
17.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等。列数字、
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解题套路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作比较:通过xx和xx作比较,突出强调了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按照套路解答此题即可。
18.此题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解题方法是:不能去掉,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解释去掉后的
意思,最后写上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
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0.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21.(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
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2)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
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22.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
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解析】
19.分析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
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0.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两个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
的相关性情节,围绕“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概括另三个情节,注意语言的简练。
21.理解词语含义要结合语境,我“恨”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这个
“恨”字与后文的重温亲情形成对比,因此是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开头写景不仅是设置了故事的环境,还与下文写“我”的情节有关,同时对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品质有一定的联系。 22.结尾句“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指的是心理的蛀牙,是因为“我”心中有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从这些方面去理解分析。
23.示例:作者从第③段起开始分析跨界也能成功的原因。该段以钱伟长科学研究的态度为例,阐述专一
是一种精神状态,因为有此,所以功业可就。第④段则从反面举古今两例来提醒大家即使跨界,也要务正业,否则会误人误己。第⑤段用蚓、蟹正反两例、屠呦呦答记者问(正)的话,告诫迷途之人要专心事业,不要执着于名、权、利。 评分:共3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1分。 24.A C E
评分:共3分,每个论据1分。
25.示例:我认为“专一”就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那样,心无旁骛。在我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
样的诱惑,游戏啦,漫画啦,想要做到学习上的专心致志,需要很强的定力和自制力。我应该向文中的屠呦呦、钱伟长这些前辈学习。
评分:4分。有明确认识1分,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各1分,语言通顺、有逻辑1分。 【解析】
23.此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把握。第3段用例子证明的是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第4段也是以示例来证明不
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 贻害无穷,第5段用蚓、蟹正反两例、屠呦呦答记者问(正)的话,告诫迷途之人要专心事业,不要执着于名、权、利。
24.要知道各句的意思,再判断是否与论点一致。如“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解释:志:心思;分:分散。
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故①与本文论点是一致的。人的大脑和肢
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意思是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在掌握了所读东西的记忆特征后,就惟有勤奋二字了,与论点不符。
25.开放性试题,有明确认识,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语言通顺、有逻辑性。
26.略,示例一:古人在创造“九九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事物,直观地反映气候、物候变
化规律和农事活动情况,既生动有趣,又将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自然流露出来。同时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言形式,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示例二:古人独具匠心地以梅花为素材,通过每日的点染勾画,记录下送冬迎春的每个日子。寒冬将尽,
春色渐满,一笔一画之间的美好期许,使枯燥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
【解析】题目一:写出参观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理由充分,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可。题目二分别
从体现“智慧”体现“情趣”两方面回答。 27.题目一:参考例文:
生命里的微感动
如果将生命看做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微感动则是这条长河中迸溅而起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关爱:来自父母
我七岁那年的夏天,因为白天吃了许多冰冻食品,晚上睡下后肚子剧烈地疼痛起来,而且上吐下泻,痛苦难耐。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妈妈。从家里到乡镇卫生院共5里路,是一段泥泞的土路。
那是我终生难忘的5里路。
瘦弱的妈妈背着我,一路走一路歇,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妈妈的布鞋早已被泥水浸湿,裤子的下半截满是烂泥,上衣被汗水完全浸透了。我趴在妈妈的后背上,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妈妈急促的心跳与粗重的呼吸。此时此刻的妈妈,仿佛背上背的不是她的儿子,而是整个世界……到了,终于到了!妈妈将我背进医院的一刹那,终于支撑不住,瘫坐在地上……
帮助:来自朋友
‚就他那笨样子,还好意思来打篮球?‛球赛结束后,邻班的几个男生走过我身边时,小声地说。 我的心情一下灰暗到了极点。是啊,他们说得不错。这场比赛,我像个无头苍蝇,在球场上疲于奔命,却一分未得。
‚嗨,一个人在这干什么呢?‛
我抬头看到了小波,他是我们班的篮球高手,准是来看我笑话。我扭过头。 ‚不就是一场球赛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来,我教你!‛
小波把我拉到篮球场,给我具体演示怎样投篮、怎样突破、怎样挡拆……短短一个月,小波硬是把我的篮球水平从‚菜鸟‛提升到了‚大虾‛。
教诲:来自老师
晚自习后,偌大的教室灯火通明,却只我一人。120分的数学,我仅得了75分!从未有过的失败,从未有过的耻辱!
‚好好总结一下吧!‛不知什么时候,刘老师站到了我的身后。
‚刘老师,我……‛
‚我都明白,‛刘老师打断我的话,‚你学习刻苦,但在低头赶路的同时,也得偶尔抬头看看方向不是?上次月考,如果你肯再认真多做一些习题,这次就不会遭遇失利。‛
刘老师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
生命是宝贵的,被感动则是幸福的。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我会整理好生命里的微感动,将它们视作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用它购买善良,换取真诚,赢得未来…… 题目二:参考例文:
扬长避短,创造辉煌人生
材料中的狮子之所以能在几年后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是因为它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不与猎物比‚耐力‛,而注重其爆发力。狮子捕猎是这样,人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确,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学会扬长避短,人生才可能灿烂辉煌。
扬长避短,能够体现人格魅力。林肯相貌丑陋,是竞选的一个劣势,但每次有人以此为话题攻击他时,林肯都能借机展示自己的智慧与幽默,比如——他跟史蒂芬•道格拉斯一起竞选总统,在进行辩论时,道格拉斯指责林肯是个两面派,有两张面孔。林肯听了之后,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有两张面孔,我还会情愿戴这一副吗?‛他的自嘲立刻赢得了台下不约而同的叫好。
扬长避短,能够展现个人天赋。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在某方面有天赋。是的,一个人可能在某方面有天赋,但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有天赋,这就需要他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天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想通过经商出人头地,无奈商路不顺,屡糟失败。他的妻子发现他有文学天赋,于是鼓励他写作,在文学的天空里一展才华。于是,在妻子的鼓励下,马克•吐温潜心写作,几年之后一举成名,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段佳话。
扬长避短,能够创造辉煌人生。他,曾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跳高运动员,无论怎么努力,却总是难以突破。然而,与一般跳高运动员不同的是,他奔跑的速度同样出色。于是,被一位跨栏教练相中,基于他的优势,更着眼于中国田径的未来,教练让他转行练习跨栏。高度与速度一旦结合,便在他身上爆发出无限潜能,他不仅冲出了亚洲,而且还夺得了奥运金牌,甚至创造了新的跨栏世界纪录。他就是中国飞人——刘翔。真是因为扬长避短,刘翔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挑战未来,从而创造了中国田径的辉煌。
人生路漫漫,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扬长避短,将优点放大,将缺点缩小。因此,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每一天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人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解析】
27.题目一:全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开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出写作对象;
中间部分则用三个小标题引领三部分内容,分别叙述发生在“我”身上的与父母、朋友、老师有关的感人故事;最后再次点明、强调文章的主题,首尾圆合。同时,文章主体部分分别立足于父母、朋友、老师的角度,准确点明了微感动的三种形式:关爱、帮助和教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外,文章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式,注重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方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题目二:全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文章从材料谈起,然后巧妙过渡到对人的议论,进而引出观点:学会
扬长避短,人生才可能灿烂辉煌,主体部分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扬长避短,能够体现人格魅力;扬长避短,能够展现个人天赋;扬长避短,能够创造辉煌人生,结尾总结全文,发出呼吁,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考生善于选取材料,三个分论点紧跟一则名人素材,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使论据显得非常充分,给人无懈可击之感,也展示了考生平时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