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球运动

2020-02-23 来源:筏尚旅游网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交替、地方时

  教学难点   地方时

  教    具  地球仪

  教学方法  讲述法、画图演示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上产生很多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板    书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讲    述  假设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位置相对静止,既不绕日公转,也不自转,地球会不会有昼夜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仍然会有昼夜现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昼夜交替。

  板    书  一.昼夜交替

  演    示  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板    书  1.晨昏线(圈)

  讲    述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始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份。

  板    书  2.太阳高度

  讲    述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面的倾角。

  演    示  地球仪演示太阳高度角

  讲    述  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    渡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板    书  二.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板    图  时区的划分

  讲    述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统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一度差4分钟。

  举    例  1).一直东经135度地方时为5月5日8:00  ,求东经73度此时的地方时。

  2).已知东八区为8月8日10:00  ,求西三区此时时间。

  板    书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讲    述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移。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板    书  1.地转偏向力

  演    示  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转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

  板    书  2.偏移规律

  讲    述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举    例  1).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时旋转而下。

  2).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石砾、泥沙不断与北岸相连,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板书设计   1. 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   昼夜交替

  1. 晨昏线(圈)

  2. 太阳高度

  二.   地方时

  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地转偏向力

  2. 偏移规律

  作    业  一架飞机在7月6日8:00从北京飞往纽约,行程10小时,求到纽约后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