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果树瀑布》的说课

来源:筏尚旅游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精设导入,使之与教学内容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积淀,而不留痕迹呢?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板书:徐霞客 

  了解他吗?指名说。师介绍生平。 

  师:知道他的塑像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师:板书“黄果树 瀑布”。知道什么叫“瀑布”?看过吗?谁来描述一下? 

  师:知道这位伟大的旅行家的塑像为什么会放在这里?猜猜看? 

  师:是啊!他被黄果树瀑布的美景所吸引住了!这么美的景,谁不想永远的留在这儿呀!黄果树瀑布究竟有多美?想去游览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一同随作者到那儿游览一下吧! 

  设计理念: 

  一、在学生头脑中烙下了黄果树瀑布的地位。 

  虽然徐霞客在文中结尾处才提及了一句话,但这段话却在暗中明确了瀑布的地位,就连明代的地理学家都留恋此地,都被其所陶醉,可见它的魅力,我们被陶醉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储备,为我所用。 

  虽然,瀑布离我们很远,学生没有直观感知的经验,但是学生已从各种媒体中早就了解到了。如何使学生的这种储备及时地调出,与课文内容进行匹配、重组,引导学生“说说你所了解到的瀑布的样子”恰是解决了这样的难题。 

  三、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促其主动地去探知。 

  学生一旦有了一种阅读期待,就会饶有兴致地主动阅读探究,以验证自己的期待。“知道徐霞客的塑像为什么会被放在这里吗?”这一问题的安排正有此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