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变脸》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川剧这一地方剧种的特点;

  2.认识川剧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手段,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川剧表现人物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6年,电影《变脸》荣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导演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影片大奖、导演奖、女演员奖,第16届金鸡奖导演奖,这是导演吴天明旅美多年后的第一部作品,手法和技巧更趋成熟,构思独特,表演真实,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变脸》(节选)就是作者根据电影改写的川剧剧本。

  二、作者简介

  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有“巴蜀鬼才”之称,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四十余年未换单位。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创作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戏曲文学戏本。八十年代末期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之说。

  魏明伦由于多方面成就,1987年被新华社《半月谈》公布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魏明伦是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国家特贡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1983年与1995年四川省劳动模范。19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代表剧作有:《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潘金莲》、《中国公主图兰朵》、《岁岁重阳》、《变脸》等;散文杂文集《巴山鬼话》等作品。

  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绝活,产生于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他的剧本《变脸》就是以这一绝活为背景而创作的一个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一)初读文章,扫除阅读障碍

  1、查阅工具书,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进行注释。

  2、将上述词语进行联词写话,要求词语要运用准确、恰当。

  3、采用有关途径,收集作者、作品有关资料。

  (二)成果交流

  1、词语注释

  学生发言后,[电脑多媒体]显示:

  糍粑(cíbā):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初读课文,对照范读,掌握字音和节

  奏。

  打鼾(hān):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阴霾(mà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盘缠(pánchán):路费

  鹭鸶(lùsī):又叫“鸬鹚”。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打牙祭:指吃肉等荤菜。

  怡然自得(yì):形容自在舒适惬意的样子。

  睡眼惺忪(xīng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nia):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也作“捏手捏脚”

  2、交流联词写话

  主要看学生写话中用词是否准确、通顺。

  (三)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用简洁的话归纳课文大意。

  设想:此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3、回读课文,弄清课情节发展脉络。

  建议学生与同学合作完成。

  提示:可提醒学生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掌握情节结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如下显示:

  第一部分(开头——“音乐行弦,水上漂睡眼惺忪嘀咕”):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细致地描绘出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

  第二部分(“水上漂:狗娃,你在干啥”到“女孩在水中沉浮”):情节的高潮,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盛怒之下,狠心赶走狗娃。

  第三部分(“水上漂:死丫头,不要命了”至文末):情节的结局,水上漂救起落水的狗娃,爷孙俩相依为命。

  4.这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水上漂重男轻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 水上漂取舍与否和和狗娃绝望与希望的矛盾。

  5.这出戏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本剧通过写水上漂收留狗娃的曲折过程,着重表现了狗娃的不幸遭遇,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济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提出要求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水上漂和狗娃两个艺术形象,请你根据两的唱词、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内容,说说他们的性格。

  2、学生独立品读课文,分析揣摩人物性格。

  3、小组内交流完善。

  4、全班交流发言。

  要求: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然后再引用课文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5、学生发言中,教师作点拔、引导,最后可作如下显示:

  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狗 娃——历尽磨难、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五、理读课文,质疑探究

  1、提出任务:钻研课文,就文中疑惑处、精要处设问,先自行求取问题答案。

  2、交流切蹉:与同桌互问互答,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设问或答案。

  3、全班交流:提问征求答案,或指名某一个同学回答。

  4、学生提问作答中,教师择类板书于黑板上,以便于同学记录。

  提示:如果学生问题偏窄,教师不妨补充如下:

  ⑴水上漂为什么想丢弃狗娃?

  他传宗接代、延续绝技的功利目的没有得到满足。

  ⑵你是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