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唐代〕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三首(其三)拼音解读:
wén dào huáng lóng shù,pín nián bù jiě bīng 。
kě lián guī lǐ yuè,cháng zài hàn jiā yíng 。
shào fù jīn chūn yì,liáng rén zuó yè qíng 。
shuí néng jiāng qí gǔ,yī qǔ lóng chéng 。
相关翻译
听说黄龙冈的防地,连年争战,从不撒兵。
那本应在闺房被人欣赏的明月,却长年挂在边地大营。
少妇苦苦地思念从征的丈夫,丈夫也夜夜怀念着闺中的佳妻。
谁能率领我们的军队,一举夺得黄龙城。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写闺中怨情,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艺术上颇具特色。
首联是闺中少妇听闻黄龙成一带常年战事不断,从而引发感情的导火线。
颔联借月抒怀,昔日闺中团圆之月,现在却是军营中的离别之月。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
足见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颈联中,“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进一步表现出两地相思之情。
末二句是闺中少妇希望之词。攻取龙城后,良人就可回乡团聚了,照应首联。
全诗构思新颖精巧,一气开阖转折,闺中少妇层层自诉衷肠,口吻别致。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为前人所未道。末尾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可谓至论。
作者介绍
沈佺期沈佺期(约656 -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武后时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附张易之,被流放驪州(今属越南)。工五言律诗,与宋之问同为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并称“沈宋”,其所作多为应制诗,不脱梁陈宫体诗风,但他们也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的创作经验,重视对仗的谨严精密与音律的和谐,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唐诗品高序》中评道:沈宋之新声,苏(廷)张(说)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