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为人犯侮辱他人罪判多少年?

来源:筏尚旅游网

侮辱他人罪的主旨是对使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根据我国《刑法》,犯侮辱罪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客观要件(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以及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通过法律维权,可以有效应对在生活中遭受侮辱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行为人犯侮辱他人罪判多少年?

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侮辱他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谓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所谓名誉,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他人的行为的主要手段有:

(1)暴力侮辱人身,这里所讲的暴力,仅指作为侮辱的手段而言。例如以粪便泼人,以墨涂人,强剪头发,强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动作等,而不是指殴打、伤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行为,则应以伤害罪论处。

(2)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

(3)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构成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格的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的,侮辱罪在我国《刑法》当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罪名,但是又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罪名。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自己被人侮辱的情况,因此利用法律维权将是有效的途径。

结语

侮辱他人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人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是指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而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面对侮辱行为时,利用法律维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国的法律法规严格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二条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