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我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得到了加强,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与党和国家对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还不能满足新时期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加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并要求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因此,研究探讨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是在对高校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专向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9份,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发放范围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20所高校的青年干部。参与调查的青年干部平均党龄为6.57年。其中,副科级干部占21.05%,正科级干部占75.44%,副处级以上干部占3.51%。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如下:
一、新时期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现状及不足
(一)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党性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修养这几个方面。调查表明,年轻干部对于党性修养内容选择的排序依次为:政治理论修养(占91.07%),思想道德修养(占89.29%),作风修养(占80.36%),组织纪律修养(占76.79%),科学文化和知识修养(占66.07%),其它(占3.57%)。于此可见,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内容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锻炼。 调据显示,在回答“哪些是新时期对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时,76.79%的被调查者选择“加强实践锻炼”,71.43%的选择“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69.64%的选择“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67.86%的选择自觉进行思想改造,64.29%的选择经常性开展党性分析,还有3.57%的同志选择了“其它”。因此,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应当是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给年轻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或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受考验,锤炼党性。
(二)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情况
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提高一方面在于自身努力,另一方面党组织在组织、引导、带领年轻干部开展理论学习,锤炼党性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作用。不过,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当被问及“单位党组织带领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频率”时,23.21%的年轻干部选择每两周一次,41.07%的选择每月一次, 14.29%的选择每两月一次,12.50%的选择每学期一次,甚至有3.57%的选择每年一次,另有1.79%的选择了其它。
这说明目前党组织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引导教育年轻干部自觉按照党章规定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内的监督,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此外,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还比较单一,手段还不够丰富。
调查显示,“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党性分析”的占78.57%,“推荐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的占73.21%,“不定期外请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的占69.64%,“送出去挂职锻炼”的占64.29%,“举办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占51.79%,“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党性教育”的不到10%。从前文的调查中,我们已经知道年轻干部最希望的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和途径是“实践锻炼”。而此处的调查中党组织进行采用的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却是“过党内组织生活”、“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等等,说明在创新年轻干部党性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调查发现,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总体不错,但是也有少数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被调查的年轻干部中,有78.5%的人认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联系群众的作风需加强”。排在第二位的不足之处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占73.21%),排在第三位的是“政治理论修养需进一步提高”(占66.07%),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分别得到62.50%和51.79%的被调查者的认同。
数据说明,新时期年轻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必须在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作风等方面下功夫。调查还发现,年轻干部每年平均读1.71本关于提高党性修养的书,每年内自觉进行党性分析的频率平均为2.3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坚持读书学习和经常自省的意识还需强化。
二、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理论武装,在深入学习中加强党性修养
1、发挥教育培训作用,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年轻干部头脑。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增加年轻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针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新任务以及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现状,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用党的新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使年轻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2、提高自觉学习的意识,树立先进学习理念。年轻干部阅历浅,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积累不多,因此,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先进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把党性锻炼和修养当成自己毕生的任务。通过坚持不懈读书、看报、网上在线学习等,紧紧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强化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丰富阅历,锤炼党性
1、因材施教,帮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针对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实际经验和艰苦环境历炼的不足,应注意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如对于缺乏主要领导岗位锻炼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相应岗位锻炼;对于基层经验欠缺的年轻干部,可以考虑放到基层一线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践中进行磨练;对于缺乏艰苦环境锻炼的年轻干部,要多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地方经受考验;对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要加强岗位轮换,增加多岗位领导工作经验。通过这些措施,使年轻干部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升华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
2、开展挂职锻炼,帮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要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岗位尤其是困难多的基层一线岗位和构建和谐社会最需要的基层一线岗位进行锻炼,使年轻干部充分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充分参与基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实践,充分接受带教领导、老师和基层一线岗位的同志的熏陶,以便在挂职的实践中受锻炼、经风雨、见世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3、增加交流任职,帮助年轻干部在交流换岗中提高党性修养。挂职锻炼在磨炼年轻干部意志,提高党性修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挂职锻炼一般时间短,而且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接收单位也无法对挂职干部安排重担子和实担子,因此,今后应该把交流任职也作为实践锻炼的一个主要方式,通过推进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交流任职,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干实事中长见识,增才干,提高党性修养
(三)开展党性分析,使年轻干部找准问题,明确方向,提高党性修养
1、建立和完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对年轻干部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党性分析,清除模糊认识,严把党性分析的主要环节,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着力提高党性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并对年轻干部后续的整改做法建立健全跟踪管理,使年轻干部通过严肃认真的党性分析活动,加深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找到自身不足之处,明确提高党性修养的努力方向。
2、年轻干部要善于自省,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年轻干部要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了解自身在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宗旨意识、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及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党性分析,一方面使年轻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明确自身在提高党性修养方面的努力方向。
3、利用党校培训,引导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要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班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好年轻干部党性分析会,使党性分析会真正成为年轻干部学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党性修养的有效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