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公司不执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被罚款,单位主要负责人可被拘留。申请强制执行期间产生的费用可向用人单位主张。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之后,若公司不按照仲裁结果执行的话,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的费用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缴纳,都由用人单位承担。此外,如果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对于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处以拘留的处罚措施。申请强制执行中,产生的如伙食费、交通费、律师费、电信费等各项费用,可以向被执行人—用人单位单位主张。
拓展延伸
空壳公司仲裁:现实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空壳公司仲裁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空壳公司的实质性资产和业务往往有限,可能无法满足仲裁裁决的执行要求。其次,空壳公司可能存在法律逃避责任的风险,导致仲裁裁决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此外,空壳公司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影响仲裁的公正性和效力。针对这些挑战,应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加强对空壳公司的尽职调查,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实质性资产和业务。其次,建立合理的法律框架,加强对空壳公司的监管,防止其滥用仲裁制度逃避责任。此外,加强仲裁机构的监督和规范,确保仲裁的公正性和效力。综上所述,面对空壳公司仲裁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仲裁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结语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必须按照裁决结果执行。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此外,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还可能面临罚款,单位主要负责人可能会被拘留。在申请强制执行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如伙食费、交通费、律师费、电信费等,可以向被执行人—用人单位主张。针对空壳公司仲裁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加强尽职调查、建立合理法律框架、加强监管和规范仲裁机构,确保仲裁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必要的财产;
(三)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四)有聘任的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的章程应当依照本法制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