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及对法条的理解,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对于法院行为保全制度可以在以下案件中适用请参考。
1、在离婚案件中,制止一方擅自带离小孩出境;
2、在相邻关系案件中,制止一方实施有碍安宁或安全的行为,如,噪音、采光、违建等;
3、在环保案件中的环境污染或危害行为,如,排毒、排污、排气等;
4、在劳动纠纷中维持劳动关系、暂时不得解聘或裁员的决定;
5、在公司股权纠纷中,裁定允许股东查账、暂停股权转让、公开表决记录等;
6、知识产权中商业秘密的公开、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保护;
7、以及其他不能满足适用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而可以适用保全行为的案件。
什么是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损害,法院依据申请对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包括作为保全和不作为保全。
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关于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的规定是怎么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会被判处死刑【包括死缓】。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5.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来强制医疗。”
由此可以看出:
(1)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
(3)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来强制医疗。
2.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又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只有是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才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法院在审理案件期间,宣判最终的处罚之前,若是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是辩护律师,能够证明自己的当事人是精神病人的,那么该犯罪分子有可能就不需要承担刑罚。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的规定是怎么样的?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相关内容:
先保全的法院执行财产顺序是如何的?
一、判决生效以后,被执行人未依照判决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付款义务,应当安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本利率的两倍承担。包括未依照判决书确定的时间支付的诉讼费、财产保全费。
二、如果申请执行人要求暂时只追回部分款项,申请法院执行退款时,先申请诉讼费、财产保全退款,是可以的,但是,应当向法院的执行庭说明部分执行的理由。
法院保全需交保全费吗?这样是否合法呢?
想要知道法院保全需交保全费吗这个问题,具体规定是。我国法律规定,财产保全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