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尚旅游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趋势及生态反思与生态自觉

人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趋势及生态反思与生态自觉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趋势及生态反思与生态自觉

作者:刘希刚 韩璞庚

来源:《江汉论坛》2013年第10期

摘要: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认识前提,它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问题反思与生态人性自觉。在生态意识层面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人学思想的演变与影响。在生态反思的层面上,顺应工业革命的近代人学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形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自然观,是现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在生态自觉的层面,生态文明的转向需要倡导促进生态文明的新的人学,在促进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性的完善,使人成为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的生态人。

关键词:人学思想;生态文明;生态共识;生态反思;生态自觉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56-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既是对中国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深度关切,更是对人类历史文明趋势的积极回应。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主体,从人学视角出发研究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社会困境以及建设主体,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追问直接决定着有什么样的自然概念以及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人性观点不同,就会产生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环境状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由于具有超越于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而处于主体地位,具有维护二者关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前提方面,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人,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格主体。本文从人学视角人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围绕生态文明理念的总纲,阐述生态文明的人类历史趋势、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本质及其人学根源、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的生态自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