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6篇)

2023-12-20 来源:筏尚旅游网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为了进一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我局认真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不断提高我市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5月7日上午吴伟奇局长主持召开办公会议,及时传达《邵阳市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方案》,并就“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和“防灾减灾日”有关完全活动进行专项布置。安排了平安中国防灾减灾电影季放映表,对“5.12”防灾减灾日的宣传责任到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二、创新方法,广泛宣传

  1、在办公楼前悬挂宣传横幅,内容为:“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2、根据市政府应急办要求,在本单位网站上传“公众应急知识”动漫视频进行应急知识宣传。

  3、事前编印了防震减灾知识手提袋5000个。为了搞好“5.12”宣传,市地震局编印了手提袋,双面分别印有“地震来了怎么办”、“怎么建房才抗震”为内容的防震减灾知识。“5.12”宣传现场表明,以手提袋形式宣传地震防震减灾知识,很受市民欢迎。

  4、编发手机信息一万条。5月12日8点-9点30分通过电讯发送手机信息,内容为: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增强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5、积极参与由邵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办的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5月12日在吴伟奇局长带领下,我局全体职工在市城南公园广场参加全市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现场摆放防震减灾宣传展板11块、悬挂宣传横幅3条、发放“地震应急三点通”500余本、“地震知识扑克”500余副、“地震安全性评价问答”折页20__余份、地震知识手提袋1000余个,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地震知识六十余起。

  6、结合“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大行动,播放防震减灾知识影片,形象生动的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7、在高撑小学等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

  三、气氛浓厚,效果显著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同时通过这一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所有的灾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可以管理的,我们应注重“防”的管理,抓实“减”的实效,增强“救”的能力,程度织牢防灾减灾救灾的网络,让群众安全感得到很好保障。

  防灾重在管理。成灾之前,防御灾害是重中之重。当前,夏季气温升高,很多地方进入主汛期,气象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有可能呈现放大效应。“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需要我们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应急值守,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细化排查措施,把更大精力放在“防”的管理上面。尤其要应用科技硬核力量,完善预报预警体系,使防灾更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应对突发灾害争取宝贵时间。

  减灾突出实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时空分布不均,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必须提前准备,把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我们不能阻止灾害发生,但可以学习自救互救常识,这就要抓住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有利时机,学习灾害类别和发生灾情时的应急措施、灾后自救互救技能等相关知识,了解灾害、认识风险、掌握避灾技能,让知识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力量。

  救灾需要能力。灾难来临,水火无情,需要有尖刀和拳头力量,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既要科学统筹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和管理,又要以高精尖的技术、现代化的装备,切实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唯有确保应急管理时刻处于激活状态,才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要深刻把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重大作用,提高宣传教育质量。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要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多渠道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坚持社会共治,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体系,推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支持引导城乡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开发针对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影视剧、游戏以及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等,引导公众掌握科学的防灾减灾技能,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须臾不可松懈。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合力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实堤坝,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拿起手中这沉重的笔,却不知道如何写起。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那一张张震憾人心的画面,耳边听到的还是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肺的哭泣,那悲惨的呻吟……

  “灾难”,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啊!生命,在这场突然的浩劫面前显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击,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争,能唤回几许年轻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类在自然灾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啸、洪水、火灾……各种各样的灾难频频发生,就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刹那,顿时,乌云密布,就在那接下来的一刹那,美丽的一切都变得不堪一击。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曾经繁华的城市刹那间化为一片废墟,曾经的美好家园转瞬间变为死亡的坟墓,曾经的欢歌笑语、和平安宁顷刻间荡然无存。到处人心惶惶,新闻里反复的报道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数……既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灾害,那我们就应该从本身做起!

  我们要重点知晓防灾的基本要素,当灾难不约而至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对各种的灾难做出各种反应。例如在发生地震时,如有条件,应把软的物品放在头顶,躲在桌子一类物品下,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应马上跑到空地;在突发海啸、洪水时,尽量跑到高处或紧紧抱住一根坚固的桌子;在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万不能采取跳楼的措施。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些措施,不再为灾难的降临而慌忙的束手无策。

  而在我们面临灾难的考验时,是否应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灾难的发生与我们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破坏环境,我们不能在屡教不改了,否则,大自然就将会一点一点的偿还我们,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过,更可怕的还是不顾所有,破坏环境的我们——人类!我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的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做出了破外环境的举动,正是因为这些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举动,而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我们用破坏环境获取自己的利益,环境又慢慢地偿还我们,我们再用曾经的利益来换取生命,这种循环,不觉得很可笑吗?

  曾经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属于曾经……现在,环境因人类的作为而变得越来越糟糕,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这是我们破坏环境后的代价!值得吗?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改变一点,我相信,世界一定会恢复曾经的容貌!

  让我们记住这个:关爱生命,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根据教育局安管科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于20-年5月11日至17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各项活动,大力推进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升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提高学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学校制作“科学减灾依法应对”横幅悬挂在学校醒目位置,开展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科学减灾知识。同时通过“家校通”向家长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向家长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二、制作防灾减灾知识展板,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使学生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让学生能从中引起注意,获得相关安全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提高认识,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氛围,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知识竞赛,通过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全校925名学生参加了张家港市5.12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加强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巩固与认识。

  四、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在5月13日下午未通知全校师生的情况下进行了安全疏散演练,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学生安全撤离到操场。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刻之事,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防灾减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地震,是一种常见而又可怕的自然灾害。由于板块之间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积累和地壳变形,当变形超过了地壳薄弱部分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这样地震就发生了。为了避免灾难发生时,我们措手不及而造成人员伤亡,市民防办采用了一系列的检测措施,以高科技的检测手段防范于未然。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市地震台吧!

  荆门地震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它能及时测定我市震前及震后时发生的情况,及时做出地震前预测。随后我们又参观了荆门GNSS基准站(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和地下流体观测站)主要分为:地下观测网、地热观测网和地球化学观测网。根据观测的数据从而推算出地壳是否正常,有无地震发生。看了这些高科技仪器,不由地让我们感到惊叹。

  这次参观在一片沉思中结束了。同时,活动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随时准备着支持民防工作。同时防震减灾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