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营造良好的学风,3月初,我校在东、西校区举行了“纪律与安全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以“增强纪律与安全意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主题,分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积极配合学校和学院的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团日活动,为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纪律和安全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防范能力。主要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一、组织学生召开了“增强纪律与安全意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年级会。
(1)结合《学生手册》,组织学习了学生手册中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学生详细掌握了有关请销假、违纪处理、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同时结合学生处提供的案例材料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广泛宣传开展“纪律安全教育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校纪校规,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开展纪律安全检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刹学生违纪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对学生进行了用电、防火、防盗、防骗、防交通事故、防传销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外出管理,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按照活动方式扎实开展宿舍安全排查:
l、开展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1)对各宿舍门、窗等检查发现:
同学们安全意识薄弱,不少宿舍门不经常关,偶尔出现丢失物品和学习资料等现象,对此积极提醒加强保护财产安全意识。
(2)对水、电等相关设施:
对违规电器进行全面检查,并实行责任制,责任到个人。
2、加强饮食卫生,保障饮食安全。
夏天即将到来,提醒同学们在宿舍注意饮食卫生,不乱丢生活垃圾,保持宿舍整洁。
3、消防知识培训及检查
对同学们进行宿舍消防知识的简单培训,并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4、宿舍卫生安全方面
彻底清理了宿舍内环境死角,并安排人员定期进入宿舍进行药物喷洒消毒。
5、严禁晚归、夜不归宿现象出现。
三、组织全体班委开展“案例交流会”
1、学习校规校纪,进行案例分析
班委分别介绍了大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依据学生违纪的典型案例对如何防诈骗、防盗窃、防火、防人身伤害等进行提示。通过对本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自己辨别及认识强化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对大学生案例的研究分析,揭示他们犯罪的本质和内在根源,对同学们预防犯罪、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加强安全防范等具有重义。
2、结合学校案例,进一步强调了文明应考的意义,并提出几点要求:
健康应考。注意保持良好的锻炼和饮食,坚持劳逸结合,不过度劳累,在复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
安全应考。严守学校日常生活规章,不私接违章电器,不使用危险照明设备,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寝室纪律。
诚信应考。考试过程中严守考场纪律,独立应考,杜绝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
文明应考。尊重监考老师,保持良好的考场秩序,保持安静的考试环境。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检测,还是对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的考验。
四、组织各班积极开展“纪律与安全”主题团日活动
各班团支部积极召开了“纪律与安全”主题班会。班会强调了多方面内容包括:
1、抓学习纪律.对经常无故旷课同学会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抓日常行为,在生活中保持高素质,不说脏话,保持文明形象.
3、抓宿舍纪律,特别注重用电安全.
4、抓课余时间安全.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5、抓学生吸烟、醉酒问题.加强对吸烟、酗酒学生的教育,对情节严重,教育不改者,依据学院有关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活动影响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纪律与安全的重要性,引起了全院师生共同关注并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意识,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安全与自律意识。通过宣传安全纪律理念,共建和谐校园,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的实践活动中,并严格要求自我,完善自我,为减少身边不安全,非纪律性现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本次活动发动了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安全纪律和谐校园的宣传和讨论中,培养了同学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观,最终使安全纪律文明校园理念深入人心,达到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创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