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高三满分作文8篇:惟大英雄能本色
我们的眼睛里总有算计,我们的步伐里总有估量。我们也想是真名士自风流一回,只是欲不思量,怎不思量,我们的一言一行皆是刻意,未了只得安慰自己一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然而总有人为了自己而活,总有人忠于自己的心灵,总有能本色的大英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陶渊明,其人真率如此。
不论如何,真性情总是一种羡慕不来的生活态度。有客携酒造访,乐得对酌,有月衔间峰,有泉漱队下石,陶潜若醉,便对客言:“我醉欲眠你可以走了。”这种长歌而去来的潇洒当真是世外仙人之气。
羡慕而不能得!真性情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人人都能要一把采菊东篱下,可是人人一抬头都只能看南山或望南山,只有五柳先生悠然见得南山,这是一种不带动机的邂逅。
人人都能来一回不讲文明,却只有某些魏晋之士有那份以天下为裤的气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拘无束。人人都有愤而绝交的时候,却只有阮籍写得出《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是一种真诚执拗的痛苦。
真性情,正是因其真,所以羡慕而不能得。担得起真性情的人,不论潦倒与落魄,都是人生路上的大英雄。
为何真性情羡慕不来?为何真情假扮不得?
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舍不得雕饰便成不得仙。真性情,要求的是一种磊磊落落,全不似世间庸碌的价值观。所谓游人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倘你心里只有黄金,自然求不来那一份少年的天真,倘你心里想要快活似神仙的物质生活,自然求不来那一份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执著。相由心生,只有忠于心灵的价值取向,才能带来真率潇洒的外在性情。
有人爱那一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高雅遒劲的建安风骨,却不知只有内心骨气奇高的曹子建才能辞采华茂。有人爱那“白马饰金羁”的幽并游侠儿,却不知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士才有这份《白马篇》里的英雄气概。有人爱那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陈思王,却不知只有敢抛了五花马千金裘的人才能与尔同销万古愁。
真性情,是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得失观、价值观。眼中只有生前身后名的人,从来不会可怜无定河边骨。即使边庭流血成海水仍旧武皇开边意未已的人,自然想不到春闰梦里人。心心念念梦里功名的人,自然不如柳永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末了论起得失也“须是白衣卿相”,哪里能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成就?
总有人不是那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的一员,他们锦心绣口,强大稳定,他们眼中有别样的色彩,永远与俗世交锋。他们使用自己的道理,不与世人相容。
沧海横流,浮华散尽,只有他们还在,执拗,坦率、骄傲、真诚如初眼眸带笑,不染世俗。
惟大英雄能本色。
因为爱 所以爱
因为爱,林逋揽梅妻、携鹤子,隐居纵情山林间;因为爱,李白舞清风,对花影,酣饮捞月不惜死。可千百年过去,有谁会愿意每天花上几十上百的门票费,去植物馆、动物园观梅赏鹤?有谁会愿意作坐在小区冰凉的石凳上,对影独酌?物是人非真情早已被许多人遗忘在尘封的角落。
在这一切日新月异的时代,鲁迅的呐喊在键盘的敲击声里沉默,胡适的笔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里腐朽,为了写作而生的人们,开始为了生计而写作。日复一日,成千上万的人们守候在电脑桌前一遍遍剧新着小说网站的界面。与此同时,在网络小说巨大的利益链背后,有无数辛劳超工作的小说作者,他们或早已功成名就,随便来个百字漫谈便能在忠实读者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名利双收;他们或疲于奔命,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地讨好读者,有的甚至因过度劳累而凋零了自己的生命。作品大众化,风格娱乐化,出版商业化,这培育出了让无数少男少女为之倾倒的青春小说家,这打造出了让无数勇者彻夜难眠的恐怖小说家,这更谱写了一份长长的“中国作家富豪榜”!
这榜单,是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的鄙夷,是对放弃贵族生活追求广阔原野的托尔斯泰的嘲讽:“你们一无所有,我们的文学让我们成为‘富豪’!”然而,没有爱,向钱看的文学,方是真的一无所有。这苍白无力的文字,永远无法折射智慧的光芒,无法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常常抨击本国作家没法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全社会浮躁无情的心态方是病菌兹生的乐土。
幸福的是,有人用实际行动坚持着,告诉人们:在这遗失爱的时代里,谋生并非唯一的长路。XX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一本现实与魔幻交织的《蛙》打动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心。莫言是一位高产优质的作家,他的《蛙》,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化;他的《生死疲劳》,以几道轮回的奇妙想象见证了人间的风雨历程。然而,除去一些忠实的读者,多数人对他的了解还停留在多年前的《红高梁》上,因为电影的成功,因为巩俐的秀美,因为姜文的英武,人们才记得这部电影的原作者。《蛙》其实早已发行,但只有在他得奖后人们才掀起了抢购这本书的狂潮,吸引他们的,很大程度上是那顶诺奖的光环。莫言却不以为然地预测这股热潮会很快消退,他知道人们的意图,也坚持自己对文学的爱恋,他不在乎这些书能销售多少,只愿自己能一如继往地写下去。
因为爱,所以爱。名利场只会玷污爱,让人一点点淡最初的本意。纯真无邪的爱,爱的是事物本身的美,也唯有这样的爱,能让明月清风,万古延续……
春暖花开
像是年年如期而至的承诺,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水岸,吹暖了北国的雪野,吹开花语的芬芳,真摇得树影如痴如醉。
再往前几个月的时候,大地还是一片冰原,花朵也沉睡在严赛的禁锢之中,静寂也没有声响。然而花朵谁也不曾怀疑暖意的到来,并没有在冬日的寒风里收敛葱茏的梦想,垂下柳望的目光,只是相信、等待。连寒风也不敢怀疑,终于在几阵冷暖的起伏中黯然离去,潮水般涌进来的,满是绿草透青的声音。春暖花开,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绽放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有时是战火中的一朵玫瑰,有时又是震区大地裂缝中的一线芬芳,用信心弥合起昨日的创伤。
千万年来,人类都是自然忠诚的倾听者,春暖花开这一种语言,也早已吹拂进人间的智慧,“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暖花开间走来了李白,带着三分天真,三分傲气,心灵并不曾因权贵的冷眼而冻结,也未办名利的污浊而蒙尘,而只是怀着对生命的忠实和信仰,坚守着自我的执着,仍不放弃对美好的希望,将壮美的山河写得意动神飞,将真挚的情感写得丝丝入扣,终是严冬过尽,春暖花开,穿过千年望去,我们看不到尘埃一般的钻营者、轻方放弃的失意人,却总看到这繁花深入的诗中谪仙,百年后的杨万里,虽因直言屡曹贬谪,却凭着那份持抱不放的乐观旷达,将美好与希望融入绝句的平仄,在沉闷的南宋诗坛独开清新生动的“诚斋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他就像是自己诗中那个无邪的孩子,怀抱希望,追逐蝴蝶,却在不经意间拥抱了整片田野的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不只是一个关于希望和信念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坚持和历练的寓言。刘安说过:“不与夏虫语冰。”有些生命,未能领略花开的烂漫,只能因放弃与脆弱止步于寒冬。也曾见过秋日深处,一家人生在屋内,隔着芳香的森板。收获的谷粒是照亮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火。而在隔壁歉收的沉默中,农夫狠命用锄头敲打着结实的土主,那声间似乎想问个究竟。答语只是春日里的懈怠,夏阳下的逃避,更多的生命,忍受着破土而出的艰难,挣脱冰封的束缚,才看见熹微的暖意,开始一季的执著向阳,春暖花开,是安慰,更是警示,黑夜若不够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
春来草自青,花开路正长。
开好自己的花朵
四时皆有花,春桃艳人面,夏荷争曲塘,秋菊笑西风,冬梅傲白雪。四时之花,虽花期不一,却同是一载绝美风景。
这世的芸芸众生,正如四时之花,生长在自己的国度,盛开在不同的维度,惟有每个人都不因自己扎根于春和景明的天上而骄傲,也因为自己苦熬在风烈霜寒的荒漠而卑怯,兢兢业业地开好自己的花朵,短暂的人生才会芬芳隽永,我们共享的美景才能千秋万代,永不凋零。
有时,人生偏就那么平淡无奇,静如止水。可即使是小花,不含恋繁复的重瓣,不羡慕浓郁的馨香,也能幽幽地染就一条芳径。在遥远的古代,妇女常常被历史的洪流湮没无闻。可黄道婆这样纺织能手却能凭借高超的纺织技艺为后世留下勤劳与智慧的宝贵结晶,邢绣忍受一介采茶女,却以悠扬婉转的黄梅小调扣动了千百年后今人的心弦。在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今天,隐没在人群中的又何止妇人?而普通工人郭明义却用善良与热情呼唤当代雷锋的英灵,普通军人李文波却将南海礁石上的烈日惊涛铸成使人肃然起敬的丰碑。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从小对天祈雨祈晴,或许它的成长更为艰难,但那努力绽放的笑颜,是它珍贵价值的最好证明。
有时,人生注定轰轰烈烈,灿若星辰。莫学世外仙葩,孤芳自赏,也莫自命不凡,霸占春光,而应同小花一起努力,凭拼搏与进取,笑傲江湖。仲永虽少而有才,可谓幸运,但被目光短浅的父亲“利其然”,不思进取,结局也只能是“泯然众人”的感伤。苏轼出身书香门第,父子三人皆是英才,成就了他“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豪迈词情,他更能将“儒”的积极入世与“佛”的超脱物外融会贯通,在独领风骚与安贫守节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留下千古佳话,不枉一生才学。名贵的花朵,不被非议激怒,不被谄媚迷惑,自信昂扬,脚踏实地,方不负天生的华美风骨。
有的人嫉妒他人天生荣耀,感到愤愤不平。可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朵,人们往往只惊艳于它成功时的明丽。”你又如何知道他为此付出的血泪和汗水?你又怎知道他人创造出了多大的价值?也有人悲伤于自己的平凡普通,无人赏识。且听张九龄的诗句“丹橘凯无荫?”不论他人是怎样的良材,相信自己的潜能,做平凡的丹橘树,同样能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荫,发挥同样的价值。
无论四时流转,花朵始终默守规律,各司其时。但愿人如此,开好自己的花朵,绽放同样的美丽。
人生猎手
有人爱闯那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大海,只因他们心向着瀛洲。
有人拿一生孤注掷温柔,只因他们心里一个猛虎嗅蔷薇的梦,永不破灭。
有人明知凋零,也要首先怒放,只因他们笃信生如夏花,芳香酷烈。
敢承担风险的人永远追逐着机遇他们并非生来就不得安宁酷好冒险,但他们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机遇与风险,化翼连枝,双生不离。就像买一支国债就可以勉强高枕无忧,但你对它不会有更多额外期待,而君你买的是股票,想必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同时,偶尔也会做一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好梦。
正因如此,世上多了许多甘冒奇险的人。
敢冒险的人多多少少有些浪漫主义,他们自信天生,风流蕴藉,敢异想天开,敢付诸实践,浑身上下都光彩夺目,魅力惊人。
最浪漫的是古华厦的火箭先驱。他想扶摇直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于是在自己身上点燃了火药。虽然被不科学,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是绽放着煌煌不可一世的光华,想必是生出了几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感慨。
敢冒险的人方能挣脱束缚,见多识广,将有限的生命引向无数的可数。比如工农武装割据,前人闻所未闻,实在是天下奇险,敢冒此风险的人才算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挣脱了命运的束缚,为马克思这位往圣继绝学,为一个民族开万世太平。
他们见多识广,无惧无怖。他们或许出身不值一杯水,却靠着一次次的冒险与收获走出了原本的格局,那些个阳春白雪调偏高,赋写甄神醉里邀,都不知话下。什么章台柳梁园月,都能安之若泰。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直把生命走得精彩纷呈。
敢冒险的人往往有些别样超脱的人生态度,只因他们大多几经沉浮,亲自品尝过炎凉冷暖。
冒险过程中的得意与哀伤,失落与狂欢,苦涩与甜蜜,茫然与寂廖,又岂是局外人可以理解的?都说当局者迷旁当者清,然而自有身在此山,乐在其中!
有人的一生就是一场冒险,那里面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有唱彻阳关泪未干,有朱门先达笑弹冠。阿蒙森站在南极冰盖上的时候还年轻,发现斯科特已经先抵南极点的时候还不甘心,早逝归途的时候依旧年轻。可以说他的南极冒险最终失败,可以说他一无所有,但他已得到他一生冒险的真谛。想来执着于结果对阿蒙森来说已没有多大意义,那不是一位天生冒险家的人生态度。
敢冒险的人是骄傲的人生猎手,他们不畏于天不愧于心,他们的眼睛在瞄准镜后轻轻锁住机遇,里面闪着志在必得无怨无悔的光。
春暖花开
睁开眼,就发现春暖花开。有海棠春睡,有芍药抽簪,有桃花在料峭春风里挣扎着张开花瓣。
春暖花开,可惜人们多半不肯去发现。有人身处富贵,迷失在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中,见不得苔痕阶上绿,草色入帘青。麦克白迷失于野心,晋恒温迷失于名利,自然见不得杨柳依依,只觉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惟有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眼中庭前五柳,自有可爱之处。
有人高高在上,不知春暖花开,少年人无忧无愁,这才为赋新词强说愁,却不知春暖花开才值得吟咏,不识忧患,则不知何为安乐。只有刘禹锡遭贬谪,才能从病树前头发现万木回春的美好来。只有戍卒多年守边,才能悟出“惜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过往之珍贵。不经离乱,不识忧患,不知春暖花开之美,坎坷风雨,方识春葩如笑。
有人被忧情抑郁蒙了眼,不见春暖花开,海子虽然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句子,但也许他并不懂得如何让生命里亦充满春暖花开,其人早夭,多缘于此。同时春光,有望帝杜鹃啼血,忧犹未肖,却也有苏学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生豁达,方见阳春。
胜景睁眼可见,然而惟有敢睁开一双光风霁月不染浮华的眼,才可得见人生的春暖花开。
闭上眼,仍笃信春暖花开。有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有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闭上眼里黑暗无边,然而有人在黑暗里存活。海伦凯勒看见的春暖花开,比那些有眼睛的人一生看见的美好都要多,屈原活在众生皆醉的世界里,“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他在举世昏昏里秉着一只昭昭的明烛,照出了春暖花开。
闭上眼是前途茫茫。然而有人上下而求索。有人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登上了井冈山,笃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年以后神州大地春暖花开,重新屹立。有人登临洞庭之滨,眼前满目萧然,去国怀乡,忧谗畏饥,然而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于范文正公,满目萧然无异于春暖花开。
闭上眼是多歧路,诗仙却可乘舟梦日边。闭上眼是千金散尽,诗仙却笃信天生我材。锦心绣口,春晓花开。
春暖花开,我亲眼所见,我全心笃信。
忧从爱生
对万物的尊重是一种真诚的凝视,亲切的关爱。
枯黄的落叶总要爱搭乘秋季的风,飘舞着落入树根,化作看泥守护下一年的花朵;在人变罕至,万物枯竭的沙漠,总有一两朵顽强的四包花艰难地跳出命运的枷锁,热气着为平沙漠漠的戈壁带去一线生机。上帝创造了万物,因此万物都是可爱的,人不过是其中极其渺小的一部分。
在浩瀚宇宙中,不知有多少代智慧生物的演变与轮回,才逐渐形成了“人”这一概念。于是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是宇宙的捕获得,于是心灵的天平,慢慢倾斜向人的一边,殊不知,万物皆有灵性,一切生物都是生而平等的。而人正是缺少了对万物的爱,才会没有一份正在走向与自然对立的忧虑,才会在肆意捕杀其他动物的只见欢笑,没有忧伤。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与乐谓之悲。对人应存一颗慈悲之心,那么对于同在一个地球上生存,同时生物的其他生命时,难道不应怀有一颗忧爱之心?
昔者庄周梦的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这是一个浪漫会飞的大哲,在他的世界里,无所谓人与万物之差别,无所谓高下之分,无所谓生命之贵贱。在梦里他与蝴蝶物我合一,因对万物怀有一颗忧爱之心而逍遥于太虚之外,因对自然怀有一颗忧爱之心而弃官名宁“曳尾于涂中”。从来人们只会站在尘世或羡慕或不屑或不理解地注视着他腾飞的灵魂,胸怀万物的旷达高远,然而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到庄子那一颗对天地万物的忧爱之心。
没有忧,何来爱?
常常感动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临终遗嘱,他对弟子说:“我死之后,切不可忘记在我身下的一碗清水。”人之将死,而他却吩咐弟子做这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为了防止焚烧尸体被吸引而来的蝼蚁身葬火海。统一法师是令人尊敬的,他那一颗为自然万物深深忧虑至于对万物都赋予一种伟大的爱的赤子之心,更是人类在漫漫洪荒岁月中焕发出的人性之美,是对万物生而平等的最好诠释。
人生几何,不过短短数十载,于自然万物只是一片飘浮而过的游云,于历史之长河不过一脉涓涓细流,但若对万物都怀有一颗忧爱之心,那么人的精神便会永存。即使是一片浮云也能投影下一亩阴凉,即使是一脉细流也能绵延出一片生命的绿色。
愿我们也能向苏轼一样,在横遭贬谪的时候也会对万物投以关切的目光,“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起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无论何时,切不可少了对万物的忧爱之心。
上帝创造了湖泊,不是为了给我们留下捕鱼的场所。
长风破浪险为机
人生蔚蔚如海,有时风平浪静,一碧万倾;有时却暗涌湍急,脸滩难测。若畏惧风险而踯躅不前,只能停在险滩面前望洋兴叹,唯有把握风险之中的机遇,才能超越自我,领略险滩过后别样壮阔的海景。
有时生活与风险同在,而风险常与机遇同在。要不是早梅不顾寒意料峭的风险,探出冰雪中的芬芳,又怎会迎来“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的赞赏。率先铺出天地间的锦绣春意?要不是海尔公司直面眼前利益受损的风险,砸毁创业之初不合格的89台冰箱,又怎会树立诚信至上的理念,发展成为“中国创造”的企业先行者?要不是百年前的十月,湖北新军在军械库枪枝走火后的当机立断,冒着为天下先的革命风险,又怎会有武昌首义青史留名?
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少一些怯懦,多一些尝试,才能把握机遇,实现飞跃。风险与机遇同在,在于抉择中勇气所彰显的豪情与快意,勇气自会平添样的人格魅力。人生一世,如果一味逃避风险,就是拒绝了超越,到头来也许现世安稳,却黯淡了光芒,而从风险中把握机遇,放手一博,才能无愧于心,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也获得了他人尊重与钦服,就如凤凰卫视名嘴吴小莉所言:“人生常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后悔,而往往是因为你没有去做什么而后悔。”风险与机遇同在,更在于险境之中往往能激发人的潜能,发掘一个全新的自我。疲弊楚军面对秦军铁甲之时,是项羽破釜沉舟,直面风险,断绝退路,才迫使士卒一往无前,以一当干。也许我们在迎接风险的同时,也迎接了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我们抓住机遇,鞭策我们坚持不懈,最终超越自己,拥抱成功。
当然,勇于承受风险并不意味着逞匹夫之勇、意气用事。在风险中把握机遇需要清醒的理性,坚实的准备。才能不被风浪所吞噬,而是御风踏浪化险为夷。二战期间,巴顿将军冒着风险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后,许多将士都被这惊险攫住,上岸后长舒一口气,殊不知,决策之前巴顿将军已准确掌握了英吉利海浪高变化的规律。
面对风浪,畏缩不前是弱者,盲目犯险是遇者,唯有在风险中把握机遇是勇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长风破浪,化险为夷。
深处种菱浅种稻
多少春风捎来的温柔而蓬勃的幻想,夏日炽烈的酝酿,总是在一夜无声的秋雨中才真正充盈与落实,于是枝头才点亮浅碧的橘柚,晕开田野的芬芳。
多少山际蜿蜒的青绿的细流声,峡谷中俯跃而下的瀑流,最后都是江河为载、大海为归,浩瀚中自不论曲折与平缓,皆付笑谈。
春夏不怨深秋的盛宴,涓流不悔入海的奔赴。正如清人一首《吴兴杂诗》中所说的:“深入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花荷花。”菱歌唱晚,稻香清逸,荷风淡远。少了哪个,都不构成水乡完整泊风流。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色,却都因奉献而演绎出同等精彩的价值。
不论自然造化,还是社会运行,都在不同的位置呼唤着各有的价值。于是有了山之仁、水之智,有了阳光下劳动者汗水的坚韧与辉煌,有了夜深处思想者思维的跋涉与智慧,有了年轻的热情的澎湃,有了成熟的理性的博弈。
价值相同,位置各异,我们不仅要为英雄喝彩,也要铭记路旁鼓掌的人的喜悦与真诚。更不能忘却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一砖一石默默铺就英雄脚下道路的人。平凡与伟大,在人类辉煌的瞬间相得益彰,释放出灵魂深处高贵的光芒,清明刚过,人们不仅缅怀着领袖伟人们挥斥方遒的豪情、生死度外的气概,也难忘历史长河中平凡者质朴而坚毅的身影?是你吗?冰天雪中把棉衣分给战友而自己冻成一座晶莹的丰脾。抑或是你,深陷沼泽缓缓下坠却在最后时刻举起了身上仅有的七毛钱党费。长河不愿,在不同的位置,一个转变推动一个坚定的转弯,流淌出民族复兴的巨流。
深处菱,浅处稻,我们更应找准自己最适合的位置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画家几米原来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广告人,在喧嚣的都市中平庸地沉默着。看着路灯下拉长得苍白的身影,听着大头鞋打在马路上的沉闷回声,他终于从自己所不适合的充诉着商业气息的广告业中挣脱出来,选择了绘画这一倾诉自我的方式。色彩生长,线条流淌,他叙述着都市缘分的奇遇,童年回忆的清澈,无论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错过,还是星空下来看光年外的沉默,都直抵千万渴求美好的心灵深处。几米也因广受欢迎的绘本当选中国台湾文化人物。由城市的背景变成了城市的符号。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在生活的舞台上以上自己最适合的角色成就自己的传奇。
不同的位置都有实现价值的无尽可能,但共同的是践行价值过程中的全情付出,不在多少,只在于求索的不倦,奉献的深沉。如菱,如稻,又如何,如是河岸的青芜,汀洲的红蓼,在深深浅浅的水泽中尽情绽放出四季的生命风华。
莫怨此生非锦年
野花不抱怨未生于牡丹之群,因有山野清风的鼓励,绽放出清野之香;流星不抱怨未生于骄阳之下,因有寒夜月光的鼓励,划破出独特之光。
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珍宝,莫怨此生非锦年,也许此时的不顺口只是缺一句鼓励,一声肯定。当鼓励与肯定的光芒穿透寒夜,射入心房,终会迎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鼓励能使人种一池荷花在心中。当年在马德里皇家学院求学的毕加索,因迷恋上普拉多美术馆而经常逃学,资助他的叔叔失望地中断了接济,父亲也因失望生气对他冷淡,唯有他的母亲,珍视并尊重他对艺术的热爱,告诉他:“要是你当兵,就能做将军;要是你当教士,就能做教皇。”这句肯定的话恰似毕加索事业的加速器,他重鼓勇气,投投于画画之中,终成一代大师。正是当年母亲的一句肯定融化了毕加索心中的坚冰,在绘画的大海中为他引领一条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毕加索对于母亲也常有感激,“毕加索”正是他母亲的姓氏。
鼓励能使人挥一缕霞光在手中。帕瓦罗蒂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因受到父母的熏陶而爱上音乐,一直成绩优异的他在大学选择功课时陷入困境,既喜爱教书又爱唱歌让他左右为难,众人对于成绩优异的他去学唱歌很是不解和嘲笑。他的父亲告诉他:“教书和唱歌,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否则就会从中间狠狠地落下来。”另一方面,父亲也看到他心中对音乐执着的爱,鼓励他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帕瓦罗蒂终是选择了歌唱,十年后,成为全球三大男高音之一。倘若当年没有父亲的肯定和鼓励,一代男高音或被埋没于世俗和眼光和众人人喧嚣中。鼓励似一缕霞光帕瓦罗蒂的寒夜身入他的心房,手握鼓励这缕霞光,终迎来旭日东升的温暖。
鼓励能使人装一支翅膀在身上。仅有1.58的梅西,身材矮小,小时候在街边踢球时虽技艺较好却常遭人耻笑,一次星探的偶然发掘了他的球技开赋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也是对他的才能给予肯定,这次肯定也让他勇敢抛弃往日的自卑,在足球的舞台上越攀越高。倘若没有当星探的肯定和鼓励,恐怕梅西仍是埋没在街角的平凡人。鼓励为梅西装了一双翅膀,飞抵梦想的殿堂。
芷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而不芳。人生恰似一个发动机,鼓励与肯定则是润滑剂,给予机器以力量和重振的基础。
莫怨此生非锦年,也许,一声鼓励,一句肯定,终会迎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天。
谁解其中味
放下白天的案牍劳形后,回家开门后顺手便能摸到灯的感觉最是心安。生命的长河中,兴趣便是这给我们心灵带来栖身之感的巢穴。无论我们的家是四壁如洗还是华丽深沉,寒夜中家中通明的灯火都能为我们开辟一方隔世的乐土;同样地,无论我们的兴趣或大或小,或浓厚或淡薄,都能给我们带来夏饮冰水冬拥衾的快乐与满足。
一个有自己专注的兴趣的人是可爱的,他能够对于所爱的东西投入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然后在兴趣中发现美丽的自己,既而使自己臻于善美。三毛曾感慨:“夜间翻卷,灯炎下的书页随手翻阅,那感觉便于水龙对中涌出的汩汩清流注入心头。”周作人爱品茶,自言在雨天静谧时爱监窗独坐,手把香茗,听檐下雨声叮咚,感觉心灵如羽化登仙、脱俗出尘。兴趣可净化我们的心灵,过滤掉世俗的杂质,生活因此也变得分外有滋味。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兴趣的人也是更易获得他人的喜爱下贴心相交。古时便有兰亭群贤曲水流觞赋诗,这是因兴趣而生。想来历史发生过程中志趣相投的人也常常走到一起,共谱高山流水,不仅获得了个人生命的满足与超越,也为历史添了一抹秀色。时至今日,各种协会也是比比皆是,为术业有专攻的人提供了交结同道的平台。兴趣便是通往社会生活的一条捷径,是与人切磋的刀马场地,你来我往间光影生动。
能够以兴趣为业,做以敬业乐业,常常会让人走向成功。毕加索从小深爱画画,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其中,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即使不以兴趣为业,兴趣也能怡情养性,塑造个人气质,从而使人在事业上能博采百长,吸取其它领域的智慧,也对个人事业是有促进作用的。周恩来在日理万机是有促进作用的,周恩来在日理万机时仍会抽空去读诗、观戏,这种兴趣也培养了他的儒雅风度,是外交场上的一把隐性利剑。
曹雪芹一语道破兴趣对于人的存在意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兴趣中的天地,春和景明,令人如痴如醉,这是他人均难体味的。愿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兴趣并为之付出自我,在兴趣中收获自我!
最爱人间真性情
有一种人生状态,特别叫人喜欢。他骨子里保有儿童的天性,像赤子一般面对生活;对待朋友,他真诚,洒脱、敢做、敢为,不但自己活得自在快意,而且让他人也感觉轻松、愉悦他们就我们常说的“性情中人”,他们有着“性情美”。性情美的最佳境界,是至真、至诚、至性、至情,此所谓“真性情”。在现实生活中,在阅读历史时我们时常有幸见到这样的人。
中国历史上,孔子、老庄、嵇康、李白、王维、米耷等,可以说性情中人的典范。他们的论著、诗词、书画、音律都代表了当时的高峰,而他们个性中却不乏率真。
孔子也并非宋明理学中那样近乎迂腐固执的至圣,而是有很多人情味的可爱的老师。孔子与四个学生课后聊天时,前三天都谈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孔子没有正面表态,却赞同曾点的想法,于暮春三月,着春装,邀二三友好,携几小童,游于沂,沐而歌,岂不快哉!
真性情之美,在艺术领域表现为“本色美”。李贽、袁宏道的文学理论强调的就是“童心说”和“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凡好的艺术作品,无不是作者的心灵倾诉和的描写。离开了心灵,作品便缺失了感染力,孩子是世界上最有同情以后,因而便会设身处地地体味其它人与物的情感,而这正是艺术上所讲的“感情移入”之法。可见,保留一份童真,是多么可贵!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写过某些人的人性的弱点:“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苟且逐旋,得过且过,上下相咻,刻方为圆,不伤人情,不辩是非,与世沉浮,固自城府,老奸巨滑,缘以三十六计走为上,那实际上是另一种庸俗、虚伪、腐朽的生命。”
自鲁迅先生始,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话题。民族的劣性是长期的封建专制与思想奴化教育造成的。正因如此,我们渴望更加自由的文化氛围与更广更深度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教育上,更注重保留和发展每一个孩子美好的真性情。
近日看蔡澜的书时,不仅为他的笔下美食所馋,更为他的童心所动。人生于世,不过沧海一粟,白驹过隙,然而于已,却是世界。当用真性情喻悦自己时,我们更可收获全世界。
三千年读史,无外功史利禄;九万里行程,终归诗酒田园。且击节舒啸,为真性情长歌一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