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医管局印发的《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关于在市属医院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更好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结合我院我科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机制,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 培训目标:
临床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逐步达到以下基本条件和要求。
1.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医风。
2. 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及基本操作技术。
3. 熟悉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护理(护理基础、护理专科)的操作技能,
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常见病的护理、一般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4. 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6. 提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的能力。
7. 培养临床思维模式,建立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组织管理:
安排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讲授专业知识,各种仪器的'应用,专科技能知识,各文件的书写等。 带教老师:徐亦敏、谢风华、程丽雅、王艳平
三、 培训对象:
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
四、 培训时间:
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在我科室规范化培训轮转时间为3个月。培训护士如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培训内容者,可向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延期。
五、 培训内容:
(一) 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其中实践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培训和临床实践培训。
(二) 培训方式
理论课程由护理部安排进行统一授课。操作技能中基础护理操作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培训,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室负责培训。
(三)科室培训安排
轮转期间每个新护士在病区至少管一级护理患者5名,二级护理患者10名;
第一月(一二周):
介绍病区设置及各种规章制度
新护士入科后一对一带教,首先介绍病区环境,各种物品的放置,各仪器及药品的放置点。了解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仪器物品应用的流程,护理流程及护理安全,护理书学规范,消毒隔离及各种护理操作要求等。了解各班的内容及职责。
第一月(三四周)及第二月:
技术培训
呼吸科护士除要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外,还要掌握有创、无创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心电监护、各种吸氧及雾化吸入装置等仪器物品的性能、应用。为了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在新护士训练时由老师正规操作示范,对难点,重点环节加以强调,并做好记录。让每个人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老师监督,及时纠正不足之处,使各项操作规范,熟练。
第三月:
系列知识培训
入科后一对一培训知识,包括各种标本的正确采集,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及抢救配合,病房安全管理,病人健康教育,各种护理文件的正规书写,职业暴露防护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第三月结束时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
六、考核与评价:
1. 医德医风合格,无不良投诉。
2. 临床工作完成情况。
3. 按时参加科室培训,无迟到早退。
4.理论考核≥70分为合格
5. 操作考核≥70分为合格
6.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评价≥70分为合格
7.护士长对新护士的评价≥70分为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