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秦楼月·芳菲歇的朝代

2022-12-08 来源:筏尚旅游网

《秦楼月·芳菲歇》向子諲朝代:宋代

《秦楼月·芳菲歇》年代:宋代。作者:向子諲。字号:字伯恭自号芗林居士。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江(今属江西)。出生时间:1085年。去世时间:1152年。主要作品:《八声甘州》《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满江红》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秦楼月·芳菲歇的详细介绍:

一、《秦楼月·芳菲歇》的全文 点此查看《秦楼月·芳菲歇》的详细内容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

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

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二、赏析

这首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在《酒边词》中,是一首成功的小令。 上阙”芳菲歇”三字,将春光消逝的景象写的似实而虚。但是在这里,春逝只是一个引发忧伤情感的契机,用于起兴。“故园目断伤心切”一句中,“伤心切”是词人内心感情最真实的表达,接着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景与情浑然交融在一起。 下阕起笔的“可堪”二字,生发出一种反问之意。这是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乾龙节本来是个欢庆的节日,但由于北宋王朝已经覆亡,徽钦二宗成为俘虏,这个节日已成为耻辱的象征。词人抚今追昔,万千感触,引出了“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充份的刻画了词人内心极度的愤恨和悲哀之情。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空啼血”则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是用以引起下文情感。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直指故国愁思,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悲愤。 全词从春尽花谢落墨,联想到中原“故庐”,再推及整个沦陷的北方,更想到身陷异地的钦宗帝后,最后以悲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人对故居的怀念,对中原沦丧的痛心和对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    

三、注解

芳菲歇:指春残花谢的景况。

故园:这里指沦陷的国土。

目断:望断。

无边烟水:迷离的烟水。

可堪:何况。

乾龙节:四月十三日为宋钦宗赵桓诞辰,定名乾龙节。

啼血:这里指词人悲痛至极。

四、译文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暮春时节,芳菲飘落,登高遥望故国,内心悲伤痛切。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更让我伤心欲绝。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更不能忍受的是乾龙节又快到了,追昔抚今,眼中泪水流尽,像杜鹃鸟那样啼出鲜血来。在一片凄厉的子规声外,是故国破败的河山。

五、《秦楼月·芳菲歇》向子諲其他诗词

《相见欢》《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更漏子》《鹧鸪天》

六、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靖康之变(1126-1127)后的一个暮春,当时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中原沦丧于金人之手,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宗。词人为了抒发家亡国破,悲哀愤恨的心情,写下了这一首词。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秦楼月·芳菲歇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