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听尹炼师弹琴相同朝代诗歌 听尹炼师弹琴相同朝代诗歌有哪些

2022-12-08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相同朝代诗词: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听尹炼师弹琴》相同朝代的诗词:《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作者:吴筠。年代:唐代。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听尹炼师弹琴的详细介绍:

一、《听尹炼师弹琴》的全文 点此查看《听尹炼师弹琴》的详细内容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尊流,夫子达尊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二、《听尹炼师弹琴》吴筠其他诗词

《游仙二十四首》《高士咏·柳下惠》《舟中夜行》《步虚词十首》《高士咏·台佟管宁》

三、赏析

这首《听尹炼师弹琴》是吴筠借古琴之幽音雅乐诠释其道家思想的一篇经典诗作。人之生死本归命宿,犹如古琴与天地同在。而靡靡之音充斥凡间,高雅之声,欲显得少而弥尊。我今得见尹炼高师,其琴声及仙骨令我始信伯牙又现,普通之人或爱其音,而尹师却可深悟其源,琴声响起如高山流水,使我忘却了眼前的喧哗,顿觉心魂清澈。然而每个时代都少有真正的懂琴人,这美妙的琴声又能与谁共享呢?                        尹炼师应为与作者同时期的琴家名士,另一首李群玉(公元808—862,唐代著名诗人)《别尹炼师》也提到了此人。如果按时间推算,李群玉诗中的尹炼师当时应至少是百岁老人。而李群玉《别尹炼师》中提及的“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分明应是指文始真人尹喜,故吴筠笔下的尹炼师与李群玉是否为同一人不得而知。道家思想发于老,承于庄,道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万物其一”是讲求生命自由的一种世界观,在“庄子外篇至乐”中,庄子阐述了他对人生的快乐以及生与死这些高级问题的讨论。“至乐”与“无乐”即生与死,乃是精气的聚与散,犹如四季更替,日月轮回。所以,诗人在本诗的开篇就将这样一个庞大的话题推举出来。太一(或太乙)本指北极星,又因其被众星环绕,高悬苍穹巍然不动,故古人视其为天帝。《帝王世纪》言:“天皇大帝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紧接着,诗人又将古琴的命运和天地乾坤类比于至乐与太一,使得作者对道家思想及古琴文化的命运的解释跃然纸上。“郑声久乱雅”是指春秋时期郑国的奢靡之乐,始终与高雅音乐混同杂生,此消彼长。这也是为什么高尚的品德如同琴之清音雅乐于当下繁华之市欲显得稀少且可贵。进而作者又以“伯牙今复存”来比喻尹炼师。诗人在这里精巧的用了一个复字,可谓遣词精妙:传说中的伯牙又回来了,而且就现身在我的眼前。听了尹炼师的琴声方知附庸风雅之士众多,却都只知其表,未识其理,他们对琴的高风亮节以及其文化本源犹如当下的人对道法的理解一样不过是只知皮毛,都在妄想着得其仙术,羽化升天,意在黄白,而不知道之真谛。至此诗人完成了以琴喻情,借琴达意的第一个阶段。接下来诗人宕开一笔,诗锋一转,以尹师指下的琴声喻山如千岭万壑,险峰奇峻,巍峨高耸,气势磅礴;喻水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跨越南北,纵横东西。此处与钟子期:“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出自《汉书扬雄传》)有异曲同工之妙。纵情于山水之间,寄情于朱弦之上,此时不论是世间的繁华乃至庙堂高阁都已离我远去。只觉神清气爽魂飞天外。在此,诗作者又重回道家讲坛,继续宣示着庄子逍遥自由乐观旷达的人生境界和试图进一步诠释生命的真谛,这与诗文的开篇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完成了提问及论理、论证的全过程。最后,把这种议论与自己清流、雅士、旷达、隐世的高古情操互为提升,感叹每个时代都不乏那些识微见远者。然而识微知著者少之又少,进而感叹知音难觅,自己的观点和学问如同这曲高和寡的琴声一样,少有人能与之探讨及雅赏。                                                                     笔者以为这里或许有一个误处,“微者”,应是后世的一处笔误,原处应为识“徽者”(古琴)之琴徽,如若如此,整个的上下文,就形成了一个必然有机的关联,因为此诗中始终是以琴为比喻对象,借琴来抒发及议论作者本人的情怀及学问,同时又无情地鞭挞了当下的社会风气及对道家思想的偏歧和误导。“识微”或也可以一释,为那些能由小见大,由事物的初始能预判到它未来的发展之事,然而似乎与本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甚贴切。而“识微”则与本文更加契合,诗尾处“幽音谁与论”及前面的“此道稀能尊”、“伯牙今复存”、“夫子达其源”都能够相互呼应变成了此诗的诗眼,即自古真正懂琴的人少之又少,如同当下对道家思想真正能够有所理解,有所建树的人存之甚少一样,我这满腹的学问犹如尹炼师精绝的琴声一样何处能觅得知音,何以能为人所识。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代君王也不过是像他问寻丹药之,。进而感叹世间有谁会理解道家思想的真谛呢?使“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与上句形成了递进关系,即道家思想真正的踪源已无人探求,更多的是那些宵小之辈,蛊惑上听,以淫巧之术曲解道意。纵观此诗,诗人心中的忧愤对当下的不满,特别是对道家思想本源被曲解而自己无能为力的焦虑无不溢满全篇,体现一个饱学之士的道统之初心和沉重的责任感。       有唐一代思想开放,儒释道并存,道家思想以汉唐时期的道教作为主要载体广为传播,而但凡有道家思想的诗人在诗风上多流于规制、繁复,而吴筠此诗则是让人倍感空灵清澈,同时又不失亲切朴实。其间并无过多的引用道家经典,更无晦涩之处,反而是情通理畅,直抒胸臆,将作者的诗文功力,绝世才华充分体现了出来。同时,以琴论道,更为少见。诗中“幽琴”、“幽音”四字为笔者最为喜爱,纵观诗坛,以琴入诗并出此精致之词吴筠当为魁首,这或许与它修道、悟道所形成的对琴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吧。另一位是与其同时期的大家刘长卿,曾有《幽琴》一诗。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听尹炼师弹琴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