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特殊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篇13

2024-07-18 来源:筏尚旅游网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的特殊儿童少年, 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 第五条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步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教师,按照以上的培养目标来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对该学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班上的这些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多学年,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没有很好的养成。刚开始,我主要是勤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如班上的一位自闭症学生每天起床后不愿意洗脸,为了能改掉这一不良习惯,每天叫他去洗脸,刚开始时反抗,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即我告诉他不洗脸就不要吃早餐,不要进教室上课的方法,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坚持,现在他已养成起床要洗脸的习惯。

  二、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由于这些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高层次情感发展比较晚,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如见到教师时,要向老师问好,多帮爸爸妈妈做事,关心同学等。

  三、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注意个人及学校环境卫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损坏公共设施。

  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好动的,破坏性行为较大,比如刚打扫好的教室马上就有人乱扔纸屑,课间有学生到操场要旗杆,还有学生到处折断树枝以及摘树叶。针对班上学生们的破坏性行为,我采用的方法是惩罚,即让他安静站立20分钟后,再告诉他以后该怎么改正。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们的破坏性行为出现频率明显减少。

  四、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经常与外界开展各种活动,初期他们不理解这些活动有何意义,在活动开展期间,大部分同学不能安静坐下来,尤其自闭症的学生,他起来到处乱跑,而且还乱好叫,经常使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为了避免班上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期间捣乱,每次开展活动前,我先在教室给同学们讲解活动的意义,并且如何做到活动期间要遵守该有的纪律。

  由于特殊学生的身心缺陷,他们很难像正常学生一样,可以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的好坏,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有健康的身心发展,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在课间正确的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快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社会的合格公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