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字义很好理解:二人从,三人众;二木林,三木森。但是两首诗歌中的“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的。
一、分析字意理解
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句子,哪些字、词能帮助你理解了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众人”就是很多人,表示人多的意思,“一条心”就是心都往一处想,“众人一条心”就是很多人的心都往一处想。
生:老师,我知道“单”和“独”都是“一”的意思。
生:“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根丝不能成为一条丝线,一棵树木不能成为一片树林。
师:那么,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吗?老师不明白,哪位小朋友能给老师讲一讲?
这样就激励了学生,给了学生自信,学生以为能做老师的老师了,当然很高兴了。生:老师,不是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团结起来,什么事都能做成。
二、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师:“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同学们也可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这样,你就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生:他们在一起搭积木,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这就是“众人一条心。”
生: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合作,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师:同学们,这两句儿歌都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老师讲一讲生活中有关“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事呢?
生:我知道小蚂蚁搬运食物时是合作的,他们有明确的分工,而且都听从指挥,所以,它们能把比自己重好多倍的食物搬运回家。
生:我知道我们在拔河的时候要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
生:我们班得了流动红旗,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维护班级荣誉才得来的。
生: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时,需要小组的人互相合作,才能朗读好课文。
生:在做值日时,需要互相合作。
联系生活实际谈,学生们谈得多好呀!是呀,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把“月”变成“朋”,把“又”变成“双”,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 “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较难理解。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加强语言积累,巩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