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试用期限制规定:1个月、2个月、6个月分别适用于不同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或任务期限的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超出法定试用期已履行的应支付赔偿金;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工资的80%或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
1、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1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3、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
4、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完成任务为期限的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
5、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合同仅约定试用期不成立,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6、超出法定试用期已履行的,以期满工资标准支付赔偿金。
7、试用期工资限制2个条件:不能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中实习期的法律要求和限制
劳动法中对实习期的法律要求和限制是为了保护实习生的权益和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根据劳动法规定,实习期应当有书面实习协议,明确实习期限、实习内容和实习报酬等。实习期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超过6个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实习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不得安排超出实习生能力范围的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不得以实习为名违法用工,如强制加班、不支付工资等。劳动法对实习期的法律要求和限制旨在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就业环境的建立。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限制根据合同期限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1个月;对于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对于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同时,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或完成任务为期限的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超出法定试用期已履行的,应按期满工资标准支付赔偿金。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实习期的法律要求和限制旨在保护实习生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促进公平就业环境的建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