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022:2003标准的制定贯彻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倡导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特别强调运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建立和实验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因此,GB/T19022:2003标准在标准组成的结构上和标准要求的内涵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突破。
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验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如何做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文件既满足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又能切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便于有关员工理解和运用,是编订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目的和任务。
**********计量检测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编号为Q/ZSJ601,经审定已批准,从2007年3月25日起予以实施。
1.本手册是本公司遵循GB/T19022:2003计量检测全系要求建立的。
2.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订和审核,经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审定确认。
3.手册中分布的质量方针、目标是公司有关员工开展测量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
4.手册中的实施借助支持性文件。
为确保手册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运行,现授权应瑜同志为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GB/T19022:2003的要求建立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贯彻实验和做好协调工作。
总经理:
本公司建立了确保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计量机构,规定了各相关部门在建立和实施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分支职责权限。本公司与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有关部门的组织机构图如下:
要素分配 | 总经理 | 副总经理 | 公司办 | 销售部 | 生产部 | 供应部 | 质管部 | 技术部 |
3.1.计量职能 | ▲ | ▲ |
|
|
|
|
|
|
3.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 |
| ▲ | △ |
3.3.质量目标 | ▲ | ▲ | △ |
|
| △ | △ | △ |
3.4.管理评审 | ▲ | △ | △ | △ | △ | △ | △ | △ |
4.1.1. 人员职责 |
|
| ▲ |
|
|
| △ |
|
4.1.2. 能力和培训 |
|
| ▲ |
|
|
| △ | △ |
4.2.1. 程序 |
| ▲ | △ |
|
|
| △ |
|
4.2.2. 文件控制 |
|
| ▲ |
|
|
| △ |
|
4.2.3. 记录 |
|
| △ |
|
|
| ▲ |
|
4.2.4. 标识 |
|
|
| △ | △ | △ | ▲ | △ |
4.3.1. 测量设备 |
|
|
| △ | △ | △ | ▲ | △ |
4.3.2. 环境 |
|
|
|
| △ | △ | △ | ▲ |
4.4.外部供方 |
|
| △ |
|
| △ | ▲ |
|
5.1.1. 计量确认总则 |
| ▲ | △ | △ | △ | △ | △ | △ |
5.1.2. 计量确认间隔 |
|
| △ | △ | △ | △ | △ | ▲ |
5.1.3. 设备调整控制 |
|
|
| △ | △ | △ | ▲ |
|
5.1.4.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
|
|
| △ | △ | △ | ▲ |
|
5.2.2. 测量过程设计 |
|
|
|
| △ |
| △ | ▲ |
5.2.3. 测量过程实现 |
|
|
|
| △ |
| ▲ |
|
5.2.4. 测量过程控制记录 |
|
|
|
| △ | △ | ▲ |
|
5.3.1. 测量不确定度 |
|
|
|
| △ | △ | ▲ |
|
5.3.2. 溯源性 |
|
|
|
| △ | △ | ▲ |
|
6.2.2. 顾客满意 |
|
|
| △ | △ |
| ▲ |
|
6.2.3. 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审核 |
| ▲ | △ | △ | △ | △ | △ | △ |
6.3.3. 不合格测量设备 |
|
|
|
| △ | △ | ▲ |
|
6.4.改进 |
| △ | △ | △ | △ | △ | ▲ | △ |
本公司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能和职责作如下规定:
(1)确保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2)批准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
(3)主持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4)宣传和执行国家计量法规。
(1)贯彻国家计量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管理体系;
(2)贯彻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
(3)主持制定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4)负责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手册和管理性程序文件;
(5)参加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6)对计量检测管理体制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1)负责管理各类测量设备台帐;
(2)对现场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
(3)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标识和封印进行监督抽查;
(4)对车间和其他现场在用测量设备按期校检/送检并进行监督抽查;
(5)对特殊/关键测量过程测量数据的记录、积累和进行统计技术分析进行业务指导;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本公司计量人员为制造、设计、工艺等部门服务,体现计量工作发挥技术作用的重要标志。
(顾客包括定购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和使用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中的最终使用者,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检测服务的内部顾客。本公司的内部顾客有: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制造部门和产品检验,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它部门。)本公司计量人员应识别上述部门提出的测量要求及设施,确保产品技术参数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质管部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关注外部顾客对本公司提出的测量要求。根据技术部、生产部和质管部等部门规定的计量要求,确定和改善本公司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力和配备水平,如发现测量设备的配备量和准确性不能适应生产要求,甚至影响产品质量或可能造成安全环境隐患时质管部应通过调查向计量主管副总经理提交书面申请报告。
(2)为了确保本公司建立的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能充分满足内部顾客,即生产、技术、质量、销售等部门规章规定的计量要求,质管部部长和计量管理员应主动了解并征求上述部门意见,掌握计量需求。
(3)必要时应和生产、技术、质量、销售等部门协商,编制本公司测量设备规范。建立可明确反映本公司计量检测能力的测量设备台帐,证明本公司具有可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
(4)质管部部长应通过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读和组织学习,使全体计量人员树立为顾客,首先是内部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内部计量要求,增强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本公司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确定以下列的年度目标:
(1)测量设备周期受检率≥98%
(2)最高测量标准送往上级部门受检及时率≥98%
(3)车间现场在用测量设备送检及时率≥98%
(4)在用测量设备抽查合格率≥95%
以上质量目标在各有关部门年度计划或部门岗位目标职责中应有相应的规定。质管部已制定有关规定和检查质量目标的程序文件,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执行。
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评审纳入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同时进行。质管部应向质量管理评审报告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容应包括:
(1)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实现年初预订质量目标的情况;
(2)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修订状况;
(3)实验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需要公司总经理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本手册5.1计量职能部门对计量检测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相关操作工的计量职责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另作专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