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云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顾客满意度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版本/修改码:A/01 Q/YT.P26-2006
1目的
确定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方式,以综合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为持续改进提供机会,确保顾客满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顾客满意度测量。
3职责
3.1营销部负责对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负责顾客满意度指标的监视并编制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3.2质量保证部负责内部顾客(员工)满意度的监视,并编制内部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4工作程序
4.1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
4.1.1营销部依据公司经营计划中的顾客满意计划,在每年6/7月份采用发函或走访等形式,进行一次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由顾客填写《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收回。
4.1.2调查表评估项目数、加权比例及评估等级分可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表1 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项目、加权比例和评估等级
评估 项目 | 评估项目占满意度总分的比率η | 评估等级及对应分数 | ||||
很满意(A1) 100 | 满意(A2) 80 | 一般(A3) 60 | 不满意(A4) 40 | 很不满意(A5) 20 | ||
实物质量(X1) | 35 % | 35 | 28 | 21 | 14 | 7 |
服务水平(X2) | 25 % | 25 | 20 | 15 | 10 | 5 |
准时交付(X3) | 20 % | 15 | 12 | 9 | 6 | 3 |
包装水平(X4) | 10 % | 10 | 8 | 6 | 4 | 2 |
价格水平(X5) | 5 % | 5 | 4 | 3 | 2 | 1 |
其他(X6) | 5 % | 5 | 4 | 3 | 2 | 1 |
4.1.3对外部顾客得到的数据应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4.2对公司内部顾客(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具体执行《员工满意度评价控制程序》。
4.3调查表评价方法
4.3.1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每次顾客满意度调查后,营销部都要对收回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
a) 每一评估项目的平均分数=[Σ每一评估项目的分数]/回收的调查表数
b) 每一被调查顾客的满意度=Σ(评估项目的分数Ai×加权比率η)
c) 顾客调查平均满意度(M1)=[Σ每一被调查顾客的满意度]/回收的调查表数
4.3.2营销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还包括本公司通过对(产品)实现过程业绩的持续评价进行监视,以测量顾客对本公司的满意程度。业绩的指标基于客观数据,包括:
日常的监视结果记录在《合同执行情况记录表》(见《产品要求的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
营销部通过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一年的业绩的持续评价进行监视,编制《产品实现过程业绩监评满意度分析报告》,计算“产品实现过程业绩评价满意度M2”,具体执行《产品实现过程业绩评价满意度计算方法》。
4.3.3顾客满意度(CSI)应由两部分构成,即:
顾客满意度(CSI)=0.8 M1(顾客调查平均满意度)+0.2 M2(产品实现过程业绩评价满意度)
4.3.4总体评价结论:
顾客满意度(CSI)≥90分, 则总评为“很满意”。
75≤顾客满意度(CSI)<90分, 则总评为“满意”。
60≤顾客满意度(CSI)<75分, 则总评为“一般”。
40≤顾客满意度(CSI)<60分, 则总评为“不满意”。
顾客满意度(CSI)<40分, 则总评为“很不满意”。
分发给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质量部门等。
4.3.5营销部根据对《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统计分析和《产品实现过程业绩监评满意度分析报告》,整理出《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报告应对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和对比趋势加以分析评价。分析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调查表的分发日期、份数、覆盖面、回收份数、有效份数;
b) 对外部顾客意见征询结果的统计核算数据;
c) 与前期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
d) 调查中顾客书面意见、顾客建议与希望;
e) 对有关情况的说明;
f) 产品实现过程业绩监视和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g) 问题与建议。
4.4评价报告由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报告总经理,并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要求提交管理评审。
4.5顾客满意度的改进
4.5.1对评价结论为“满意”以上的趋势,应通过对比分析和评审,进行持续改进,使顾客/员工更加满意。
4.5.2对于评价中顾客“不满意”以下的问题,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使顾客/员工满意。
4.6营销部在平时,应热情周到地接待顾客来访,认真记录和处理顾客的来电、来函,对顾客提出的要求、问题或建议,要给以满意的回答。销售人员应经常进行用户走访,携带《顾客回访记录表》征询顾客对产品质量、交付、服务、价格、信誉等方面的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具体执行《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4.7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有关记录由营销部/质量保证部保存,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引用文件
5.1 Q/YT.P02-2006 记录控制程序
5.2 Q/YT.P07-2006 员工满意度评价控制程序
5.3 Q/YT.P12-2006 产品要求的确定与评审控制程序
5.4 Q/YT.P19-2006 顾客服务控制程序
5.5 Q/YT.P32-2006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6 Q/YT.G25-2006 产品实现过程业绩评价满意度计算方法
6记录
6.1 JL.P26-01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6.2 JL.P26-02 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
6.3 JL.P26-03 产品实现过程业绩监评满意度分析报告
6.4 JL.P19-01 顾客函电、来访登记表
6.5 JL.P19-04 顾客回访记录表
6.6 JL.P12-02 合同执行情况记录表
顾客沟通与抱怨;
退货信息;
支付表现;
顾客要求;
员工要求。
主管部门:营销部
能力要求:调查和分析能力
相关部门:品质部
顾客满意度监视过程控制
,确定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范围 提交评价报告。
制定调查计划和收集渠道;
实施调查与收集;
进行统计分析
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建议的措施;
办公/通信设备
适当的费用。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员工满意度评审共制程序。
服务控制程序
外部顾客问卷调查满意度≥90分;
问卷发放覆盖率≥80%;
顾客满意度≥85(包括产品实现过程监评分);
100%实施对顾客不满意的改进措施。
附加说明:
本程序编制人:
本程序审核人:
本程序批准人:
程序实施日期: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