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的策划;最高管理者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审核方案和审核报告。
3.2 在管理者代表具体组织内部审核的实施,并负责管理内审文件和记录。
3.3 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实施内审日程表、编制内审报告。
3.4 受审部门积极配合,按计划接受审核,并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要求
4.1 编制年度内审方案
1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方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2 根据年度审核方案编制内审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部门、区域、时间、审核安排和审核依据等。
3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部门、过程和区域至少每年审核一次。
4.2 审核准备
1. 最高管理者任命内审的审核组长及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要求:
2. 审核组长按照年度内审方案编制内审日程表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3. 审核组收集审核依据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等。
4. 准备审核专用文件:《内审日程表》、《内审检查表》、《不符合报告》等。
5. 审核组成员按照审核分工编制检查表,并经组长审查。
6. 人事组提前一周将审核计划下发到有关部门,以便确认计划安排。
7. 相关部门收到《内审日程表》后,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若对审核日程安排和审核主要项目有异议,应提前2天通知人事组,经协商予以解决。
4.3 审核实施
1. 首次会议
2. 现场审核
不合格项。并填写《不符合报告》,不符合报告内容包括受审核部门、审核日期、不符合事实描述、不符合条款、不符合标准、手册条款和不符合程度等。不符合事实描述要具体准确,并经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
3. 末次会议
a. 审核组长主持,公司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以及审核员参加;
b. 末次会议的内容包括: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说明审核过程、宣读不合格报告,说明不合格数量和分布,宣布审核结果,提出纠正要求等;
4.4 编制审核报告
1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编写,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到有关部门。
2 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
3 内审报告发放范围:董事长、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不合格项所涉及的有关部门。
4.5 纠正的实施与跟踪验证
1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在收到《不符合报告》后,负责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和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审核员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内容包括是否按计划完成,完成后的效果如何。
4.6 体系审核报告、记录、文件等由人事组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保存。
4.7 体系审核的结果(包括内审报告、纠正的跟踪验证情况等)作为管理评审和体系改进的输入。
5. 相关文件
1 《记录控制程序》
2 《管理评审程序》
3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内审日程表》
《内审检查表》
《不符合报告》
《内审报告》
《不合格项分布表》
7. 附录: 内部审核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