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陶瓷工艺解析

2024-07-16 来源:筏尚旅游网

制模工艺解析

  1. 对照样品:

原形是否有与样品不相符的地方,测量样品和原形的高度,按收缩比例计算是否相符,比例如白云土5%,半瓷土10%;

  1. 切附件:

仔细检查判断是否有附件,可以不切下的或有的仅仅只有一点点卡模,是不是修一点就可少分一片,说明:少切附件或尽可能的少分一片,并非偷懒,因为这小小的动作就会给注浆、修整减少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比如,注浆少脱一片模,修整就少刮一条模线,注浆少灌一个附件,修整就少接一个附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效率,所以切附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1. 附件归类:

要把空心的和实心的分开来分,这样有利于操作;

  1. 原形表面处理:

表面用细水砂纸打光滑,纹路刻深,记号、编号写清楚;

  1. 分片:

分片前先画线,以确保模线走向的准确度,然后就可以填泥巴,倒石膏浆,待石膏浆发热后,用风枪或借用其它工具,比如木锤、橡胶锤把它从原形上取下来修好,便可开始第二片,周而复始,截止分完;

  1. 烤模试灌:

是为了在做KS前能有效的把问题控制,不至于以后工作中出现漏洞,使做出的KS模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或报废的一种检查手段,待试灌确认没问题后便可进入KS工作;

  1. 做KS:

做KS前要把模子反处理,然后缩夹心,以0。3MM为准,做KS用KS石膏,比例为1:2.6水与石膏;

  1. 修KS:

修KS时也要对照样品,包括每一条纹路,都要仔细的对照,要把每一片模具的利角修出来,修好后涂上一层洋干漆,让其形成一层硬化膜;

  1. 保养与烤KS:

目的是为了把KS里面的水份烤干,以免敲模时模具石膏发热会把KS里面的水份蒸发使模具出现真空;

10、敲模:

敲模前要对KS,保养1—2个小时,止KS光滑发亮时,方可灌石膏浆,石膏浆的比例为平台1:0。75,高压1:0。7,石膏与水(单位KG);KS保养好后敲的第一模具拿去试产,保证大货能顺利生产,试产通过后方可大量敲模;

11、主要以手工制作,但不免也要在生产 中借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或化学制剂来协肋完成,比如:我们所使用的打浆机,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搅拌石膏与水配比后的搅拌作用,同时又给提供一个真空环境,把石膏里的空气全部抽空,增加模具的脱模次数,刮板的作用是在我们把石膏浆倒入KS后,过上约5分钟左右,石膏浆初凝时,用刮板刮去多余的石膏,使 模具形成一个平面,第一,增加模具美感与可观度,第二,能使模具摆放平稳,木锤用来协助脱模,待石膏终凝后用木锤敲打模具,使其振动至松动,最终达到脱模目的;

化学剂:有钾肥皂,也称脱模剂,在脱模前要用调好的加钾肥皂涂抹数次,使表面形成油层来防止KS吸水,调制钾肥皂与水的参考值为1:5;

 

 

注浆工艺解析

所谓注浆,也就是产品成形的一个过程。它主要由石膏模具和泥浆两者结合而达到的一个效果。

 

  1. 石膏模具对注浆的影响

 

    1. 模具的硬度如何将影响到它的吸水性

 

      1. 模具硬度大,则吸水性差;
      2. 模具硬度适中则吸水性比较好

 

    1. 造型的复杂与否直接影响到注浆的操作。

 

  1. 泥浆的要求一对产品的影响:

 

    1. 泥浆是由土、水、解胶剂组合而成;
    2. 浆的流动性一定要好,否则坯体不均匀
    3. 泥浆的陈腐期(一般要24小时)影响到浆的品质,在后面主要表现为釉烧出来后釉面针孔

 

  1. 注浆分为高压注浆和平台注浆(本厂):

 

    1. 平台注浆适用于小件、空心产品;
    2. 高压注浆适用于一些平面、造型简单、比较厚的产品

 

  1. 注浆工具分为:注浆枪、刀片、竹签、气枪、胶盆等。

 

  1.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在注浆前,模具要清洗干净;
    2. 灌浆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会出现气泡洞;
    3. 灌浆时要避免直冲,否则会产生冲点,引起局部不吸色;
    4. 脱模时间不可太长,以免产品同现开裂现象;也不要太早,太早会使产品变形。

 

 

 

 

 

 

 

 

 

 

 

 

修整工艺解析

;关于修整

 

把注浆落出来的泥胚进行粘接、加工、清洗,使之达到其完整的造形程度;

 

二;修整最常用的工具

 

海棉、毛笔、刀片、丝袜、竹签,磨底、转盘;

 

三;修整课作业流程:

 

准备      割口      接附件      修整       确认移交

                                                              

            领料                                       钻孔                                      

班长准备    准备工具                     作业员割口    挖口                         

            准备参考样                                 比对样品                   

                                                                              

            刮模线                                     调制泥浆                      

            洗丝袜或擦海棉                             加工附件                      

修整    刻花纹                           附件      接附件                        

            洗 笔                                      清泥浆                        

            比对样品                                   比对样品                      

            

四;泥浆的调制:

 

泥浆的浓度1.9,有时会跟据产品的造型而定,但粘度要强,流动性要好,沉浮期至上24小时以上,所加调节剂不得超过0.3%,醋0.2%,牛皮胶0.25%,麦芽糖0.3%;

 

五;修整在平时操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接附件干湿度要一致,不然干白后会完全脱离开裂;
  2. 孔心的附件,须留出气孔,因为物体气体受热后会膨胀,同样在有限空间内活动,气体向外排挤,故产品会发生爆炸;
  3. 割口,未定型产品不可挖,会变形,跟据不同的产品,选用适当的工具,跟据不同的形状,打不同的刀型,刀片必须锋利不然会丝丝开裂 ,割口处不可挖尖角,易从尖角处拉裂,割完口后要扫浆水,防止开裂;
  4. 修整:平面的产品,注意冲点,如冲点不洗散,会造成不吸色或不吸釉,冲点的处理:热水加醋;
  5. 修产品:水不可打的太多,否则会气泡,产品上的颗粒,水纹线、石膏点要处理掉,纹路需清洗自然;
  6. 接附件处要处理与整体相连之处,清浆时胚体不可太干;

 

    捏花:

 

  流程;1、压制泥土片,2、划片状,3、接捏花,4、比对样品

 

注意事项:

  1.  泥土必须经练泥机抽真空提练2次后才能使用;
  2.  工作台面需保持干净,免杂物渗入泥土内影响品质;
  3. 根据土的收缩比例确定形状大小;
  4. 方向一定要正确;
  5. 捏小花时泥土要湿软,大花时泥土稍平一点,但不可定型;
  6. 捏花须带医用手指套,防止指纹;

 

修整课总注意事项:

 

1、指甲不可超过指度;

2、回收土要据不同的土质区分开;

3、中途修不同土质的产品,需换水并清洗工具;比对样品

4、拿产品,大件要双手拿,不可抓接附件较脆弱处,口部也不可拿;

 

 

 

 

 

 

 

 

 

 

 

 

 

 

 

 

 

 

 

 

 

 

 

 

 

 

 

 

 

 

 

窑部工艺流程解析

  1. 简单介绍我们厂几种窑炉
    1. 隧道窑:连续性作业,容量较大;
    2. 方窑(梭子窑):间歇式作业;
    3. 电窑:连续式作业,容量较小,适合烤金烤色;
    4. 试验窑:间歇式作业,容量小,但使用比较灵活;

 

  1. 窑部的工艺流程

 

素烧      烤色      釉烧      烤珠光      烤金(或花纸)      烤漆

 

    1. 素烧在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轻放,切勿在窑板上磨擦、碰撞,大件产品要双手操作,切勿抓口部(易变形、开裂)
    2. 烤色在操作时,一定要加倍小心窑板产品,手要保持干净,全色产品定要垫好培烧,切勿磨擦、碰撞,喷彩产品不要用手直接去抓,一定要用铲子上下窑,否则会造成污染、色脏;
    3. 釉烧在操作时,窑板、窑架,产品一定要清理干净,摆放时一定要从窑架的上层往下层摆放,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切勿靠在一起,否则会造成粘连;
    4. 烤金,在操作时手不要抓画金部位,否则会影响金的亮度;
    5. 烤珠光分为两种:低温珠光和高温珠光,烤珠光时温度不要过高,否则会造成开裂
    6. 烤漆:温度在100---180度之间,温度过高会发黄或起泡;

 

  1. 烧成过程:
    1. 预热带20---200度阶段,排除残余水份,在此阶段升温不能太快,以免引起产品不均匀收缩,产生变形和开裂 ;
    2. 在200---500度阶段排除结构水,安全阶段;
    3. 在500—600度阶段,石英晶型转化,体积膨胀0。82%,危险阶段;
    4. 750—1050阶段,氧化阶段(烧成带);
    5. 1050—620度急冷带
    6. 620—400度缓慢冷却带;
    7. 400度以下可适当快冷;

 

  1. 烧成制度:

半瓷:

    1. 素烧:880—1020度(14H—18H);
    2. 烤色:550—650度(3H—5H);
    3. 釉烧:1085—1130度(14H—18H);
    4. 烤金:680—750度(6H—10H);
    5. 烤珠光:680—720度(6H—10H):

白云土:

    1. 素烧:1010—1020度(14H—18H);
    2. 烤色:650—720度(4H—6H);
    3. 釉烧:1000—1010度(14H—18H):
    4. 烤金:680—750度(6H—10H);

 

烤珠光:680—720度(6H—10H);

 

色料陶瓷工艺解析

 

  1. 釉上类:

釉上彩:金水、珠光彩(拉斯达、珍珠釉、电光水)通常用油性调配法、烧成温度(红热即可)600-800度、稀释剂、松节油、苯、甲苯等;

烤漆和油漆:天那水稀释、添加剂有;防白水、消光剂、消泡剂;油漆可自然干燥、烤漆需烤150度左右才会干燥;

 

  1. 釉中彩:(本厂暂无使用)

 

  1. 色釉:

色釉或着色氧化物加入釉中、施于胚体表面、经釉烧即可(有时用于修补);

 

  1. 釉下彩:

胚体表面的色彩装饰、烧成温度因釉而异、一般是水性;

  1. 色料的来源:

金属着色氧化物经过配比、添加熔剂、再经高温煅烧、然后研磨粉碎而成的无机物;

市面所售色料:1、胚体色料;                

2、釉用色料;     

         

  1. 釉用色料:
    1. 色料(煅烧后未加任何添加剂);
    2. 釉下彩(根据需要添加助熔剂等物质);
    3. 两者注意区别,调配时要特别注意;
  2. 呈色原理:釉下彩的呈色靠借助釉的性能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并呈现色彩;
  3. 影响发色的因素:
    1. 釉的组成、烧成温度;
    2. 烧成气氛、色料的厚薄;
    3. 色料的均匀性、粒子排列(手绘油)
  4. 色彩理论:红、橙(桔)、黄、绿、青、兰、紫、黑、白;

 

  1. 釉下彩的作业流程:

 

(1)拟定配方        准确称量         研磨           过滤           测量浓度          试画          烤色          施釉        烧成

 

(2)常用工具:计算器、电子天平、球磨机(缸)、研钵、过滤网、浓度计、试画笔、试验窑;

 

  1. 操作重点事项:准确称量、按标准研磨:
    1. 电子天平精确度:0.01g  0.1g;
    2. 球石添加标准大中小适当搭配;
    3. 球磨水份40%;
    4. 用不同的助熔剂略有不同;
    5. 不同球磨缸的装载量;
    6. 球磨时间;
  2. 半瓷土与白云土的区分:
    烧成温度不同:半瓷土测温环、1090度左右,白云土测温环985度左右;半瓷土外观胚体略带黄色,白云土呈纸白色;调配时所选用的助熔剂、及添加量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要以试验结果来做判断。

 

 

陶瓷绘彩工艺

及注意事项

 

  1. 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

 

开发、制模、注浆、修整、生检、窖部素烧、白检、白坯仓、绘彩釉下、窖部烤色、上釉、釉烧、釉检、釉上(珠光、真金)、窖部烤金、成检、成品仓、包装、出货仓。

 

  1. 色脏的定义,造成的因素及解决的方案:

 

    1. 色脏:就是制品表面出现不应有的颜色。

 

2. 造成的因素:

(1)     绘彩釉下和窖部,上釉人为造成。

  1.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接触造成。

 

3. 解决方案:

(1)     严格要求员工按操作标准作业。

  1. 产品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接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