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南,在许多人印象中,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全年风景如画。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其境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区域内有孟加拉虎、扭角羚、金猫、云猫、云豹、红面猴、黑麝、金鸡、红腹锦鸡等珍稀保护动物。
近日,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段发现了神兽云猫的活动画面,画面中它时而抬头环顾四周,时而嗅探枯木上的气味,走走停停,特别悠闲。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在我国发现的一种中小型食肉目猫科动物,行踪神秘,曾一度在国内”消失”了30年,直到2014年才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段再次被发现,当然,除了当时的种群数量没现在多,那会监控动物的设备数量及技术也还不够高,一度让人们觉得它很神秘,行踪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云猫身披大理石花纹的“衣服”,攻击性较强
云猫属于典型的小型猫科动物,成年后头体长约在55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约10斤,比标准家猫略大(被养的圆滚滚的除外),但还不能跟缅因猫这样的大个子家猫相比,身上皮毛整体呈现出大理石一样的花纹,腹部与腿上均有黑斑点,背部呈现褐黄或赭褐色,由浅及深;腹部主要是黄色。此外,颈背上有两条富有特征的断续黑纹。
云猫的高颜值是有目共睹的,要知道猫科类动物,整个家族的颜值都不低。它脑袋圆圆,脸短而宽,鼻翼扁平,耳朵小而圆,加上它那双像是戴了美瞳的琥珀色眼睛,让你有种想要撸它的冲动,但是它可不是温顺的家猫,攻击性较强,如真遇见,远观就好。
长相奇特,像豹又像猫
云猫是石纹猫的亚种之一,外貌有一些和云豹与雪豹相同的特征,看起来更像是这两种动物的中间型,似豹非豹,似猫非猫,因为雪豹与云豹都是云猫的亲戚。云猫的基因介于老虎、雪豹、狮子之类的“大猫”与豹猫、金猫、丛林猫之类的“小猫”之间。某些特征与虎特别相似,加之其古老的身世,科学家们认为云猫正好就处于猫科动物进化中“大小”分化的分水岭位置。
因外貌酷似云豹,得名小云豹
它还有许多的别称或绰号,如小云豹、草豹、尼泊尔纹猫、松鼠杀手等,这些绰号有因分布而得来,它最初原产于尼泊尔、印度。也有因其外貌特征像云豹而得名小云豹,当然更有因其出色的捕猎能力而得名,它的猎食能力毫不比豹差。
别看云猫个头小,捕猎能力称得上是“野外小魔王”,灵敏的嗅觉、视觉、听觉,矫健的身姿,加上它的猎杀技巧,吃饱喝足完全不成问题。凡是它能追上的,打得过的,都在它的猎杀范围,它主要以松鼠、老鼠、鸟类、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也会猎食大至雉鸡类的野禽,还会下山去偷村民家的老母鸡吃。
善于攀爬,被称松鼠杀手
云猫非常善于攀爬,没事就在树上晃悠,所到之处,松鼠都不得安生。因为云猫与松鼠的战斗力相差较远,松鼠个头又特别适合云猫吞食,所以猎杀松鼠的数量与频率要比猎杀其他动物高,因而得名“松鼠杀手”。当然树上的鸟蛋、雏鸟也是它喜欢的美味,许是怕营养不均衡,偶尔会浅尝点野果,怪会享受生活的。
是不折不扣的“独行侠”
云猫是不折不扣的“独行侠”,除了繁殖期,几乎都是我行我素,喜欢昼伏夜出,白天一般都是躲在某个角度睡大觉,晚上出来“搞偷袭”觅食,偶尔也会白天出来浪荡。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至3200米的低地热带原始雨林或次生雨林环境中,大多数时候在地面活动,但一般在河岸陡壁的树枝间栖息和捕猎。
许多动物一年才发情一次,但云猫每月都会发情,且无季节性波动,交欢完成后,如受孕,孕期大约在2个月左右,最长约80天便会产下幼崽,一般每胎大约在2-4只,两个月后幼崽可以独立进食,2年后就达到性成熟,相对来说繁殖能力算强。
云猫生性机警
据相关资料显示,关于云猫的首次记录,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产自云南丽江的数张毛皮标本。而后云猫在云南一次确切的记录,是在1984年12月发现于景东县哀牢山获得的两件标本。因云猫生性机警、行踪隐秘、数量稀少,期间“消失”了30年,直到2014年在高黎贡山通过红外相机才再次发现,而后随着红外相机数量的增多,就越来越多次出现在画面里。
此次,云猫首次现身于高黎贡山福贡段,不仅证明了这种珍稀的猫科动物仍然较好地存活在云南的山林中,同时也充分的反映出福贡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云猫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和西藏东南部,从西藏的墨脱到云南的盈江、西双版纳,都有云猫的记录。
结语:
云猫是一种对大树依赖度较高的猫科动物,当拥有大树的原始森林减少时,云猫生环境也面临着威胁,因此,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一切盗猎行为说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云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云猫是二级保护动物。云猫是石纹猫的亚种之一。比家猫稍大,总体形更延长。从外形上来看,有一些和云豹、雪豹相同的特征,像是这两个物种的中间型;最显著特征是大理石斑纹的皮毛,体色变化从深灰色到浅黄灰色到红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低地热带森林,新采伐的森林中也有发现。在喜马拉雅东部山麓,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的湿润落叶和半常绿森林中。
生活习性:
夜行性,独居。云猫为森林居住者,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多。云猫善攀爬,长尾有助于在树枝上平衡活动。可在河岸陡壁的树枝间栖息。云猫有向上拱起脊背的典型姿态,当蹲坐或卧伏时,常略缩回头部,拱起脊背。
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松鼠、老鼠、蜥蜴、蛙类,其他啮齿类和鸟类,也可猎食大至雉鸡类的野禽;鸟类是其主要食物组成。
云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云猫是二级保护动物。
云猫是食肉目猫科云猫属动物,别名纹猫、小云豹、石斑猫、石猫。云猫于1976年在中国云南省发现,数量稀少,属于濒危品种。现已被列为中国云南省一类珍稀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云猫广泛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在中国见于云南省景东无量山区、哀牢山区和大理、丽江地区。主要栖息于南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多在树上及河边峭壁上活动。以松鼠、鸟类、蜥蜴、蛙和昆虫为食,还喜欢吃椰子树和棕榈树的汁液。
云猫的形态特征
云猫体形略大于家猫,尾长近于身长,具斑驳花纹或大理石斑纹。尾形粗圆,尾毛蓬松。四足的各趾均具发达的爪鞘。
体背面褐黄、褐灰或赭褐色。腹面灰。自颈背沿中线有两行断续黑纹。体侧有斜行排列的黑缘小斑块。有时模糊或融合,形成黄黑相间的独特体纹。貌似大理石斑。头部、四肢和尾均为上散布黑斑点。耳小而圆,耳背黑色,具一小白斑。瞳孔大,淡褐色,收缩时呈圆形。
颅形较高,鼻骨短,前颌骨鼻支并不扩展。颧弓宽,颧骨眶突细长向上与眶后突连接组成眼眶环。眶间区窄。二颞嵴呈弧形,仅老年个体才合并成短的矢状嵴。翼间孔拱状。前缘并非平直,侧缘较厚些。枕骨区较宽。颞乳突间的颅宽,大于颅基长之半。
云猫是什么动物
1、云猫是石纹猫的亚种之一。比家猫稍大,总体形更延长。从外型上来看,有一些和云豹与雪豹相同的特征,像是这两个物种的中间型;最显著特征是大理石斑纹的皮毛,体色变化从深灰色到浅黄灰色到红褐色。
2、腿和腹部有黑斑点,颈部有纵纹。云猫的足非常大,更像豹亚科而不像猫亚科。尾长而蓬松,几乎与头体等长。头骨通常具有完整的眶后环,颧弓非常宽,在其它猫亚科动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