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鹿豚

来源:筏尚旅游网

鹿豚(tún),偶蹄目猪科的动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上。分为四种:巴比如萨猪鹿、伯拉巴图鹿豚、西里伯斯鹿豚、托吉安鹿豚,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岛屿上。

鹿豚体长不超过110厘米,肩高65-80厘米,尾长27-32厘米,体重约80千克。体毛稀疏而短,带灰白鬃毛,无面疣。腿长、皮厚,毛稀。

雄性鹿豚长有4只奇特的长牙。其中下獠牙如野猪,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上颚骨和脸部,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

雄性之间为了争夺交配权而大打出手,双方努力用双牙钩入对方鼻子上的长牙中,把对方的牙齿别断。断牙的一方再也不能得到交配权。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根、叶以及果实等为食,偶尔也吃昆虫等小型动物。

鹿豚是印尼当地土著人的主要肉食来源,伐木工人在林中开辟了道路砍伐森林,由此也引来了当地的猎人,让他们得以深入千百年来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

鹿豚数量日渐稀少,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保护这一奇特物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动物世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什么是鹿豚

有一种动物长相奇特,长得很像猪但是又有4个大角,所以有一个名字叫猪鹿,也就是鹿豚。这种动物的外形长相可以说奇特无比。外形酷似猪但并不是猪,因为它的头上还有4根大长牙,像角一样。它的下獠牙和野猪很相似,牙齿突出到嘴唇的外面,上獠牙是向上长的,穿出了脸部,位置在眼镜的斜前方向后弯曲。鹿豚虽然长相奇特,但是个头并不是多大,体重约是70千克左右。鹿豚擅长游泳,喜群居,嗅觉能力好但是视力不好。鹿豚喜欢潮湿的环境。

鹿豚的特点

鹿豚属共有三个物种,体长85-110厘米,肩高65-80厘米,尾长20-32厘米,体重约80千克,最大达100千克左右。犬齿发达,主要特征为公鹿豚长有4枚奇特的长獠牙。其中下獠牙如野猪,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上颚骨和脸部,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

鹿豚栖息于热带雨林和阔叶林,原本在海岸和低地的数量较多,自人类干扰后迁入海拔较高地形较陡的地区。仅限于高地森林和山地丘陵,远离人类居住的地区。鹿豚群居生活,每群由8-15名成员组成,由一头成年雌性担任首领,其余成员为母猪和小猪,公猪在非繁殖季节生活。白天活动,在早晨更活跃。

鹿豚善于在林间奔跑,奔跑速度很快。善游泳,能跨海游到较近的岛屿上。经常用树干来磨它的獠牙。出没于河湖近水之地,平时喜欢在潮湿的泥地里打滚。鹿豚在树上磨尖它们的牙齿,并在冲突期间用尖牙攻击对手。

鹿豚是印尼当地土著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大面积的森林已被砍伐一空,伐木工人在林中开辟了道路,由此也引来了当地的猎人。他们得以深入千百年来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鹿豚日渐稀少,存世数量在4000头左右。印度尼西亚已经采取措施保护这一奇特物种。

鹿豚长且弯曲的獠牙会不会把自己戳死

豚在我国古代的注解就是猪,在《方言八》中有这样的描述:猪其子谓之豚,意思就是猪的幼崽叫做豚,所以古代人会用豚儿来作为自己孩子的谦称,所以,鹿豚首先是一种猪科动物,与我们常见的家猪和野猪是同科动物。

而鹿豚的四颗犬齿则是会不断的生长,而且无论是上犬齿还是下犬齿都向上生长,不过,它的下犬齿只是长在眼睛的前方,上犬齿就不同了,它穿过上颚骨和脸部,在眼睛的前方向内弯曲生长,正是这个獠牙生长方式会要了雄性鹿豚的命(雌性鹿豚的牙齿比较短)。

上犬齿持续的生长必然是会刺入眼球或者两颊,这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许多雄性鹿豚的死亡原因是“自杀”,显然这个性状应该是对鹿豚有害的,应该在漫长的演化中被自然选择淘汰掉,但是事实证明并没有,这代表着雄性鹿豚会导致自杀的獠牙是利大于弊的,只有这样,这个性状才会被自然选择保留。

四颗大板牙,看不见眼睛是什么动物呢

鹿豚又称猪鹿,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岛屿上。是世界上最为奇特的动物之一。长有4支奇特的长牙,其中下獠牙如野猪,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脸部,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

鹿豚出没于河湖近水之地,平时喜欢在潮湿的泥地里打滚。鹿豚在树上磨尖它们的牙齿,并在冲突期间用尖牙攻击对手,他善于游泳,奔跑速度很快,听觉非常敏锐,嗅觉也十分发达,但它的视力很差。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