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们,冬季钓鱼关键的不是饵料是打窝,窝子打的好,窝子里有鱼才能收获好,那么怎么打窝才能钓得多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分情况讨论,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窝料多没鱼来、窝料少鱼连续来、深浅都打窝钓的多。本期来讨论一下窝料多却没有鱼来的情况!
窝料多没鱼来吃钩,这里指的是2种打窝方式,一种是当天打窝当天钓,一种是隔夜窝子。冬季钓鱼不管是当天打窝当天钓,还是隔夜窝子都不宜打太多。
1、当天打当天钓窝料不宜多:冬季水温比较低,鱼儿的活跃度下降,活跃度下降觅食也就减少,甚至有些不耐低温的鱼类不在进食。当天钓鱼当天打窝就不易太多,防止鱼类进窝后吃窝料不吃饵料。冬季目标鱼不多,在北方一般都是小鲫鱼,当天打窝当天钓的情况下,小水面2两左右的窝料已经很多了,大水面根据鲫鱼的个体确定窝料的多少,水面面积大,鱼儿个体大窝料就多一点,但是也不超过半斤,不需要像夏季一样打太多。
2.冬季钓鱼很多钓友喜欢打隔夜窝子,目的是增加诱鱼时间,诱鱼时间长,经过一晚上诱鱼,节约第2天的钓鱼时间,第2天去的时候就能钓鱼,但是有些钓友为了收获更好打窝很多,其实打窝多不一定收获好。冬季很多大型鱼类觅食比较少,即使进窝后也只是吃一点就走了,不会过多停留。一般来说留在窝内的鲫鱼比较多,偶尔有鲤鱼,窝内窝料过多鲫鱼都吃饱了,吃饵速度就慢了下来。
那么具体打多少窝子呢?根据水面的大小和鲫鱼的大小,大水面隔夜窝子钓鲫鱼,打1斤酒米就不少了,小水面2-4两就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季打窝多少量合适
冬季打窝量至少半斤。
如果当天打窝当天垂钓,一开始的打窝量要少一些,可以打半斤左右。等窝料发散之后要及时补充。可以多选择几个窝点打窝,发窝后看哪个窝点附近的鱼多,就在哪个窝点垂钓。
如果是打隔夜窝,窝料会经过一个晚上的发散,此时窝料的用量需多一些,在5-10斤之间。广阔水域时打窝的用量还要更多。
冬天打窝打多少合适
冬天打窝根据窝料的种类,在大水域用大颗粒打窝重量在半斤左右,用小颗粒打窝几把就行,没有具体的数量定义,要结合实际的水情和鱼情决定。
冬天鱼基本不动,打窝的时候2个小时内无鱼咬钩基本上就要更换窝点了,打窝的时候可以多选择几个窝点,但是窝点之间的距离不能低于10米。
鲤鱼、鲫鱼打窝可以使用玉米面+少量面粉+红糖/蜂蜜+白酒/米糠等混合在一起,然后打窝之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垂钓了。
鲢鱼、鳙鱼是用臭豆腐汁水或者豆腐渣等挥发效果好的窝料,冬季聚窝时间大概是在一个小时左右。
黑鱼、塘鲺在钓的时候要使用虾壳、虾粉混合米糠打窝,也可以直接使用南极虾饵料配酒米,发窝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
钓鲫鱼、鲤鱼的时候适合用浓香型的白酒,白酒的味道较为纯正,尤其是冬季的时候,饵料的穿透力非常强,可以使用一公斤玉米面加2两白酒,甜味的饵料不适合加酒,酒适合腥饵。
打窝的时候适合选择静水打窝,流水容易将窝料带到下游,钓鱼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冬天野钓大鲫鱼打窝绝招(冬天钓大鲫鱼用什么打窝)
一、钓点选择
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在低温的影响下鲫鱼摄食积极性不高,加之冬季鲫鱼往往会游到深水区越冬,因此冬季野钓大鲫鱼要钓水深2.0~3.0米的回水湾、深滩或水底有沟壑的深水区,若气温连续3天都高于15℃时则建议钓水深1.0~1.5米的水草区。
二、深浅论述
冬季野钓大鲫鱼绝大部分情况都要钓深,原因是深秋的气温已逐渐接近冬季,可选择在水深2米以上且水底有水草的地方作钓,若气温连续三天都高于15℃鲫鱼也会到有水草的浅水区觅食,此时在水深1.5~2.0米且水底有水草的水域容易钓到大鲫鱼。
三、打窝技巧
1、酒米:冬天野钓大鲫鱼可用酒米打窝,酒米对鲫鱼、鲤鱼、草鱼甚至黄颡鱼都有极强的力,但打窝时用量不宜过大,可于作钓之前打上两三把,等鱼口变慢了后再少量的续窝。
2、五谷杂粮:冬天野钓大鲫鱼可用五谷杂粮打窝,最经典的莫过于西部风的老坛五谷杂粮,优点是广谱性好、诱鱼速度快、留鱼时间长,作钓前只需要打上少许即可持续诱鱼和留鱼。
3、麝香米:冬天野钓大鲫鱼可用麝香米打窝,麝香米打窝可主钓鲫鱼、鲤鱼、草鱼等,但打窝时用量不宜过大,原因是麝香米的味道比酒米浓得多,打多了反而容易激起鱼的警惕性。
四、注意事项
1、冬天野钓大鲫鱼要先确定钓点再打窝,莫等打好窝后才发现钓点不合适就白打了,若是经常有人的老钓位也可直接打窝。
2、冬天野钓大鲫鱼最常用的窝料是酒米,只需要在作钓前打上两三把即可,其次是发酵五谷杂粮、商品窝料、红虫颗粒等。
3、冬天野钓大鲫鱼一定要及时续窝留鱼,其中商品饵可加少量酒米在饵料中续窝,若用蚯蚓、麦粒等自然饵则要手动续窝。
钓鱼窝料用量多少的4个要领
钓鱼窝料用量多少的4个要领
三三两两戏鱼行,香饵才投去若惊。寄与扁舟五湖客,只当远引过平生。
在钓鱼时,许多钓友都不知道使用多少窝料来打窝最合适,窝子打多了容易导致死窝,窝子打少了,又怕诱不来鱼。到底该如何确定打窝量呢?下面,我们来讲下钓鱼窝料用量多少的4个要领,只要能够熟练掌握,钓鱼效率就会显著提升。
一、根据季节来决定打窝量。
正常情况下,天气暖和的季节,鱼的活力十足,摄食量较大;天气较冷的季节,鱼的活力变差,摄食量较小。比如,在冬季时,钓鱼窝料的用量就很小,甚至是不需要打窝;在夏季时钓鱼,打窝量就相对较多。在春季和秋季钓鱼,打窝量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判断。
二、根据垂钓时间长短来决定打窝量。
如果在野钓时守大鱼,且有连续几天一直垂钓的计划,那就可以大量打窝,甚至是打隔夜窝,然后进行长期蹲守,等着发窝。如果是短期垂钓,只钓几个小时而已,则不需要打重窝,少量打窝即可,如果窝子打多了,即使有鱼进窝,也要很久才能吃到钓饵,还没等到鱼咬钩,就已经收竿回家了。
三、根据实际鱼情来决定打窝量。
无论黑坑还是野钓,如果遇到了鱼群,窝子里的鱼非常多,抛竿下去就有口,接连提竿中鱼,就可以适当提高窝料的用量,但是也不要一次打窝太多,可以提高补窝频率,每次补一点,能把鱼留住即可。如果垂钓水域中的鱼不多,那就不需要打太多的窝料,打多了也是浪费,少量打窝,每隔几分钟抛一次竿,通过钓饵来抽窝即可。
四、根据鱼口的好坏来判断打窝量。
在钓鱼时,鱼口的好坏很容易判断。鱼漂动作清晰有力,出现了咬钩动作,提竿就能中鱼,说明鱼口好;鱼漂动作小且软绵无力,提竿后经常锚鱼或者空钩,说明鱼口不好。鱼口不好就少打窝;鱼口好时则需提高打窝量。如果鱼口不好,往往还需要在鱼饵中添加鱼多巴和鱼阿法,鱼多巴能够提高鱼的饥饿感,鱼阿法能够增强鱼的活力,一起使用,让鱼口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