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晷测量时间存在着计时不正确、必须在有太阳时才能测量、精度不够,只能精确到刻等这些问题。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日晷名称是由“日”和“晷”两字组成,“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因此,所谓日晷,就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
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