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结肠癌;X线误诊;分析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各种诊断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诊断时仍易与多种疾病混淆,临床所见的结肠癌患者大多是中晚期病变,治疗效果也差[1]。究其原因,除去因患者就诊较晚的因素之外,由于临床及医学影像诊断医生对结肠癌的认识不足等原因而延误诊断者亦瘘见不鲜。本文收集了2006年7月-2008年7月X线误诊13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检查方法和提高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1岁,40岁以上的发病在84%左右。
1.2 临床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交替便等。而以后则相继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如不规则的腹痛胀腹等,本组病例在患者就诊时35%腹部出现肿块,33%大便带血,24%体重减轻、贫血,13%有肠梗阻的症状。
1.3 X线诊断: 6例被误诊为肠炎及痢疾;4例提示肠梗阻,其原因不详;2例考虑肉瘤;1例考虑息肉恶变。
2.讨论
2.1 X线误诊原因分析:①单纯钡灌肠检查,钡剂可将肿物完全掩盖而不被发现,待到因病情加重而钡灌肠复查时已为晚期。②肠管重叠严重,如乙状结肠过长,肝曲及脾曲结肠因相互重叠而掩蔽一些小的病灶。③清洁结肠不佳,肠腔有粪便及液体滞留而影响对肠管粘膜的显影,粪便亦会与充盈缺损病变相混淆。④X线医生检查欠认真,由于结肠癌常伴有肠管的功能挛缩或因年老肛门松驰,部分患者在钡灌肠时难以坚持而提前排出钡剂,此时有被误认为肠管功能性改变或患者不合作而中断检查,以致延误了患者的诊断治疗时间。
2.2 防止误诊措施:①良好的双重对比X线照片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基本条件。早期结肠癌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三种,应注意肠管边缘及粘膜的变化。局限性的肠壁僵直,粘膜不规整或结节状盈缺损及龛影应认真分析并结合内窥镜检查。②对于肠管重叠病人,要多种体位观察、摄片,辨明肠管走行。③与临床护士沟通,选择最佳清洁肠道的方法,避免肠腔积气和残留粪便而影响显影。④提高X线医生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与临床医生沟通,全面了解病情。
【参考文献】
[1] 郝晋齐.盲升结肠癌误诊5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O02,2(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