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血压体检

2023-07-17 来源:筏尚旅游网

现在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定期体检也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你知道高血压体检哪些项目呢?对于初次体检的患者又该检查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高血压体检的项目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高血压体检项目

肝肾功能

因为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肝功检查能评价治疗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肾脏的病变可以引起高血压,肾脏又是受高血压危害的器官。肾功能受损乃至肾功能衰竭,是高血压并发症之一。

血脂

高血压病人往往合并有血脂升高,它们都是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故血脂检查能帮助了解血脂是否升高,以决定是否使用降脂治疗。

血糖

一方面血糖与动脉硬化有关,另一方面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尿常规

高血压病人在早期肾脏受到影响时,肾功能可能无变化,而尿中已出现微量蛋白,且尿蛋白也可反映高血压肾病的严重程度。尿糖的出现可提示是否同时伴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常有共同发病基础。

心电图

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因为心脏是易受高血压累及的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结构发生改变的心脏还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等。

心脏彩超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心肌肥厚、心肌重量增加。心脏彩超能了解心脏的形态,估计高血压对心脏损害的程度,并能排除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心肌肥厚。

对于初次进行体检的高血压人群来说,一些需要检查的项目他们并不了解。下面,小编就为我们初次进行高血压体检的人群简单的介绍一些第一次体检需要检查的项目。

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

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病人外周小动脉的硬化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

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

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有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可进一步选作以下检查:

1.动态血压24小时监测。此检查不仅能真实的反映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

2.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了解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高血压体检注意事项

1、体检前三天注意饮食要适量,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检前24小时内不要喝酒,酒精会影响第二天血液检查的结果。检前一天晚上8时过后就要禁食禁水,不要食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或保健品。

2、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尽量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物,不看易引起情绪激动的电视剧、体育比赛,晚十点左右应上床睡觉,避免性生活,以免影响睡眠及心率、血压,使体检结果产生偏差。

3、体检前应对口腔、鼻腔、外耳道进行清洁,最好能洗个澡,换换内衣内裤。不清洁容易使一些疾病漏诊。有皮肤病的患者检查前不宜洗澡、擦药,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体检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但慢性病患者服药的应区别对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在体检抽血前,可以用少量白开水送服药物,一般不会影响结果判断。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要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5、女性在体检时要避开月经期,在经期结束后的3~5天后在进行妇科检查。避免一些阴道分泌物融入小便内,影响小便化验的结果。有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女性禁止桌放射性检查,检前告知健检者。

6、体检时,注意精神放松,心态平和,切忌紧张,以便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7、针对既往史或手术后的情况,可携带相关病历、检验报告单、照片资料、诊断证明书,以便体检医生详细了解身体状况。

那么,究竟控制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一般来说,正常成人每日摄盐6克即能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而高血压患者的食盐摄取量还应低于这一标准。服用利尿降压药物者,每日的摄盐量应控制在5-8克。不服用利尿降压药物的患者,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克。

高血压病人的随诊

随诊的目的及内容:病人开始治疗后的一段时间,为了评估治疗反应,使血压稳定地维持于目标水平须加强随诊,诊视的相隔时间须较短。随诊中除密切监测血压及病人的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以及观察疗效外,还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向病人进行宣教:

1.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了解终生治疗的必要性。

2.为争取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随诊时应强调按时服药,让病人了解该种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后者一旦出现,应及早报告。

3.深入浅出地耐心向病人解释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疗意义,自觉地付诸实践,长期坚持。 随诊间隔:随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而定。

若病人血压升高仅属正常高值或1级,危险分层属低危,仅服一种药物治疗,可安排每6个月随诊一次;较复杂病例随诊的间隔应较短,经治疗后,血压降低达到目标,其他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可以减少随诊次数。若治疗6个月,血压仍未达目标,应考虑将病人转至高血压专科门诊。

应特别强调的是:暂时决定不予药物治疗的病人应同样定期随诊和监测,并按随诊结果考虑是否给予抗高血压药物,以免延误。

减药:高血压病人一般须终生治疗。病人经确诊为高血压后若自行停药,其血压(或迟或早)终将回复到治疗前水平。但病人的血压若已长期控制,可以试图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数或剂量。尤其是认真地进行着非药物治疗,密切地观察着改进生活方式进度和效果的病人。病人在试行这种“逐步减药“时,应十分仔细地监测血压。

记录:一般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时间长达数十年,治疗 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包括药物的选择。最好建议病人详细记录其用过的治疗及疗效。医生则更应为经手治疗的病人保存充分的记录,随时备用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

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

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

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结语:看了小编以上的介绍,大家是否对高血压体检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小编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在体检时能够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避免一些外在的因素导致检查结果的正确性。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高血压体检的注意事项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