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陈仓石鼓原文

2023-09-11 来源:筏尚旅游网

陈仓石鼓原文

石鼓(Shi-ku,Stone Drum)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十个花岗岩材质的石鼓每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 “石鼓文”(大篆),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 《猎碣》 。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韩愈著有《石鼓歌》,其真品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而石鼓发现地宝鸡有中华石鼓园、石鼓阁。

陈仓石鼓原文

诗句《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出自古诗《李潮八分小篆歌》,作者为古代诗人杜甫,其内容如下: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

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

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