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赵国十大谋士

2023-09-11 来源:筏尚旅游网

赵国十大谋士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混乱群雄割据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战国以''三家分晋''为起点,形成了7个最大的诸侯国对峙,俗称战国七雄,这七雄分别为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不过虽然是7大国家,且战国时期盛产名将,但各国的名将分布其实并不平均,名声最盛的当属秦国跟赵国,其次是齐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战国十大名将分别是哪十大,又属于哪些国家吧。

十、蒙恬

相信大家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那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就是对蒙恬最好的写照。

蒙恬在这里之所以只排在垫底的第十,是因为

他主要功绩都是秦一统六国之后的

虽然拥有

''中华第一勇士''

的美誉,率30万大军追击匈奴,不仅收复河南,还驻守长城修筑防线,但他毕竟没跟其他同时期的名将进行太多比较,因此只能屈居第十。

九、赵奢

比起赵奢,或许他的儿子名声更大一些

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赵括。

但赵括之所以能被赵王重用,正是因为他乃是赵奢之子。赵奢最经典的就是

''阏与之战''

阏与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艰险,秦国驻军在此进攻韩国,赵国难以救援,赵惠文王一连问了好几位大将都表示没有办法,唯独赵奢敢前往带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奢通过勇猛赢下了这场本不可能赢的战争,因此被封为''马服君'',从此能够跟廉颇相提并论。

八、廉颇

按理来说廉颇作为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在此文中排名应当再高一些

但毕竟廉颇最为著名的那场长平之战最后的恶果被赵括背负了,谁也无法解释廉颇驻守不出的政策到底能不能成功

秦国有粮草不便的问题,但赵国背后也有顾虑。

但抛开长平之战

他大破齐国,又击退燕国,并迫使燕国割让五座城池的战绩是实打实的

再加上''将相和''的滤镜,因此廉颇的确算是战国时一员猛将。

七、匡章

匡章是齐国名将,最出名的就是在公元前298年

率领联军攻破函谷关,大败秦军

使秦国投降,难得让秦国吃了个大亏。在这之前

他曾仅仅用50天就率军攻破燕国都城

之后又曾联合魏国去攻打楚国,在

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