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工会工作是一项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工作,一项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一项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舞台的工作,一项凝聚人心的工作。在学校工会工作中,我们努力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知识分子队伍的新变化,不断解放思想,拓展理念,创新模式,在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实践规律。
一、明确职责,维护权益
明确职责,善于维权,这是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起码要求。要想职责明确,必须弄清工会是什么,工会干什么,工会怎样干三个问题。工会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基本职能就是维权。工会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教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也为工会干什么做了明确诠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工会工作的方针。
依法办事是工会组织开展维权工作的根本。工会积极推进和参与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如建立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利用教代会这个维护职工利益的有效载体,并使这种维权机制的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讲究工作方法,在敢于维护的前提下,做到善于维护、有效维护,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团结和引导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对工会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会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实现依法维权,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的关键。工会干部只有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才能真正承担起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不断提高工会组织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不辱使命,不忘天职,真正成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是广大教职工对工会的期望,也是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
1、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
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相当一部分教师身心严重透支,这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着教育工作的质量。为活跃教师身心、激活工作和生活热情,在学校行政的支持下,利用传统节日和各种契机,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和竞赛活动。此类集体性活动既活跃了身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凝聚力,对推动校园和谐大有裨益。
2、维护教职工的社会权益
做人需追求高尚的境界,做事需具备敬业的精神,送温暖虽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却又是凝心聚力的基础工作,这在以人本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充分利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的政策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好这项工作。及时把温暖送到心坎上,使之感其温暖。
①送温暖多样化
把送温暖与关心全体教职工结合起来。及时发现教职工面临的困难,尽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在教职工患病或有特殊情况时探望,送去校方的关怀。把温暖扩大到退休教师,除重大节日例行慰问外,还多种形式地把温暖送到退休教师之中。召开座谈会,与之交流思想,向他们汇报学校的发展思路及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征求意见,并向他们求教,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既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会让周边干部群众对学校工作给予肯定,使学校工作的决策有针对性。
相信群众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诚信的态度、信赖的语言和行动温暖了教职工的心,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满足感油然而生,并产生了极大的工作动力。
②校务公开化
实施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阳光工程,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
校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大而又必须长期坚持并确保实效性的工作,要保障校务公开制度能顺利实施,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监督,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为此学校应成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校务公开内容包括学校重大事项,发展规划,师生切身利益,学校经费使用等,定期公开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这样解除了疑惑,稳定了人心,促进了发展。
③维护切身利益
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必须把实现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工会工作就是为教职工服务的观点,提高为教职工服务的自觉性和本领,扎扎实实地解决教职工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时刻把教职工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例如职工就医,住房分配,子女上学,职称评定等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反映,竭尽全力去办,协助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尽量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向教职工解释清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特别是对于那些特困职工,更是要满腔热情,备加关怀。
学校工会根据校领导和上级工会的部署,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工程。。帮助身患重病和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渡过难关,努力推动送温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使工会的服务意识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进程中,得到升华,使工会领导发挥在学校的工作大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工会工作更加符合党的要求和教职工的心愿。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狠抓政治学习
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重点是教育理论,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理论与实践,以及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树立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崇高的责任要求。组织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政治教育活动,通过读、写、讲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全体党员都认识到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新时期、新形象、新风采”的演讲活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打讨论,进一步广大教职工的中举人翁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在学习方法上,我们要做到了骨干先行,定期组织工会委员会、工会小组长先学,然后由他们来组织推动全体教职工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了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
2、加强师德建设
现在教育群体中青年教师居多,他们朝气蓬勃,有生机,思想也最活跃,于是也易急躁和冲动,切实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非常必要。因此,学校工会积极响应上级工会的要求,开展各种活动,以深化和拓展师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抓内功,求实效,图发展。我们还应组织广大教职工进行新世纪教师形象大讨论、演讲、征文等活动。工会和行政联合制定了关于禁止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决定,在学生中进行评教活动,征求家长对教师的意见等,从而大大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
3、提高业务素质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一批教学能手为中坚,以高科研水平为归宿的活动。首先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其次是组织教师进行各种业务培训,除了参加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外,还不断挖掘资源,开设各种校本课程,创造条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教师注重平时学习,每周要听几节课,每学期写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几篇,摘录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政治笔记,从数量积累开始到最后产生质的飞跃。同时突出考评机制,提高教育业务能力。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开展教学业务竞赛,开展说课、评课和听课活动,并且让骨干教师承担教改实验课题,完成实验任务,在面上推广。鼓励“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和教学业务素质。
总之,学校工会工作要不断开展新局面,协助党政,努力贯彻上级领导的要求。准确及时地反映群众呼声,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