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年~2030高血脂患者约增加920万 2010

2023-07-17 来源:筏尚旅游网

通常我们所说的高血脂医学上是指高脂血症,意思是血中脂质(胆固醇、甘油三酯,或两者)水平过高。减轻体重、停止吸烟、减少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总量、加强锻炼等生活护理可改善高脂血症。

一、高血脂的症状表现:

1、高血脂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血脂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

2、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

3、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二、高血脂的注意事项: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脂。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三、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理想体重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

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干预,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理想体重,此外还要注意远离烟草。

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

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mg,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g~40g?膳食纤维(其中7g~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对于低中危人群,可以先生活方式干预,如果血脂不达标,再加用他汀药,但对于高危病人,则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药物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