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情节达到严重的程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个人行踪轨迹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并被他人用于犯罪目的;其次,明知或应当知道他人将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犯罪活动时,向其出售或提供该信息;第三,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至少五十条以上。以上是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的具体要求。
法律分析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要求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具体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拓展延伸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及立案标准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及立案标准是指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罪行的法律体系和立案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日益突出,对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框架,明确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立案标准也是确保个人信息泄露罪得到有效打击和追究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立案的条件和证据要求。只有在符合立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对个人信息泄露罪行进行立案调查和追诉,以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结语
个人信息泄露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情节严重,包括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用于犯罪、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并提供、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超过五十条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及立案标准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严重。各国针对此问题制定了相关法律,明确保护范围、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立案标准确保个人信息泄露罪得到有效打击,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