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两种补偿支付方式在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方面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标准上的区别。经济补偿适用于用人单位停止经营、劳动合同终止、非过失性辞退或依法裁员等情况,而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两者的计算标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计算。
法律分析
一、两种补偿支付方式有所差异;
1、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
(1)特殊情形下用人单位停止经营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
(4)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2、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二、两者计算标准上区别大。
结语
这段话总结了两种补偿支付方式的差异以及它们适用的情形和计算标准上的区别。经济补偿适用于用人单位停止经营、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依法裁员等情形,而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两者计算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适用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