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中患者的权利及医患纠纷处理流程概述:患者有获得基本医疗保健、人格尊重、知情同意、隐私保护、自主权、拒绝治疗、社会支助、批评建议和赔偿权利。医患纠纷处理包括沟通、解释、调解、技术讨论、鉴定、协商解决和诉讼等步骤。医患纠纷起诉时效为三年,但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
法律分析
一、医患关系中患者的权利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权利如下:
1.获得基本医疗保健的权利。(获得治疗权不是无限的,要求不分种族、肤色、阶级、男女、老幼、政治与经济地位如何,智力状况如何,平等地获得治疗权)。
2.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不得歧视、遗弃、侮辱等。尤其是对严重缺陷、残疾者以及性病、艾滋病患者,更应当注意其人格权的保护。
3.知情同意权。
4.隐私权。即私生活秘密权,如公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理缺陷、恋爱婚姻家庭状况、个人日记、生理缺陷、传染病、性病、家族性遗传病。因为医生有权接触患者身体和健康方面的任何秘密,所以才有一个需保护患者隐私权的问题,所以不等于只要接触到患者的隐私就是侵犯隐私权。
5.自主权。完全行为能力人应以本人意愿为准,当父母、配偶同患者意见不一致时,应尊重患者本人意愿。但是患者的自主权不得干预医生的独立处置权。
6.拒绝治疗权。
7.有获社会支助的权利。
8.有对医疗机构的批评建议权(无监督权)。
9.有因医疗事故所造成损害获得赔偿权利。
二、医患纠纷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医患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3.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4.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5.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6.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三、医患纠纷起诉时间多久?
医患纠纷起诉时间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结语
医患关系中,患者享有一系列权利,包括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权、人格尊重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自主权、拒绝治疗权、获得社会支助权、对医疗机构批评建议权以及因医疗事故获得赔偿权。处理医患纠纷的流程一般包括事实经过的记录、沟通解释、调解、上报、技术讨论、鉴定、协商解决和诉讼等环节。医患纠纷的起诉时间一般是三年,但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