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益气
摘要:冬天来了,对于很多身体发寒、手脚冰冷、风寒性病症的人来说,冬天是他们漫长痛苦的一个季节。除了多穿衣物保暖,日常还可以按摩一些穴位来驱寒,比如命门穴、神阙穴、关元穴、大椎穴、足三里、涌泉穴、劳宫穴、气冲穴、肾俞穴,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对应按摩方法。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益气?
1、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按摩方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治疗,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2、神阙穴
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
按摩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3、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
按摩方法: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4、大椎穴
这个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痛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针灸学中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按揉颈腰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
按摩方法:两手搓热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
5、足三里
手指沿着前胫骨从下向上揉按,碰到突出位置停止,停止位置向外侧2横指宽处就是足三里。该穴位还能有效调节胃肠、缓解感冒症状,应该对这一穴位热灸。
6、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是在脚底的位置。
按摩方法:用手掌快速的揉搓,直到有热感为止,两只脚都需要。每天早晚各都100下,每次在揉搓完涌泉穴之后,可以继续揉搓双脚的脚趾。
7、劳宫穴
劳宫穴的位置是在手心。
按摩方法:一手握紧拳头,然后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等到手心发热的时候,再换另一只手,这样反复揉搓10次。
8、气冲穴
气冲穴的位置是在大腿根的内侧,在穴位下面有一根动脉。
按摩方法: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动脉,动作要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冒出来为止。
9、肾俞穴
肾俞穴的位置是在两边的腰眼。
按摩方法:每天慢慢用力拍打肾俞穴差不多100次。
10、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其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只要长期的按太溪穴,每天坚持5分钟,只要按准了不必想手法是否正确。按摩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每天下午的17-19点是按摩效果佳的时间段,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时间也无所谓。按摩穴位的时候要使用拇指进行按揉,力度不太大,有麻的感觉就好。
对于上述的驱寒穴位,可通过按摩、拔罐、艾灸或吹风机热灸等方法加以刺激,以达到散寒益气补肾的目的,缓解关节疼痛和手脚冰凉的问题。
推荐阅读:
【驱寒方法】百病从寒起,怎么驱寒效果最显著?
【饮食驱寒】冬天吃什么不怕冷?助你温暖度冬日的驱寒食物推荐
【冬季室内保暖】冬季室内如何保暖小妙招帮你房间升温不靠空调
【冬季运动锻炼】冬天运动穿什么好?冬季运动项目冬天运动注意事项
【中医驱寒】去寒的中药有哪些老中医教你冬季如何驱寒保暖
冬季如何抵御寒气入侵冬季御寒小常识
【体内去寒】如何去除体内寒气小妙招让你快速将寒气“”出来
腹部、头部、背部、手部不同人群冬季重点部位保暖方法
寒冬季节补肾气按摩四个穴位
寒冬季节,很多男性有肾虚的情况,肾虚的表现是非常多的,比如头晕无力、疲劳乏力、腰膝酸痛、便秘等。冬季肾虚,人们可以选择食疗的办法进补,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医按摩穴位的办法来补肾益气,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按摩穴位补肾的办法。
寒冬季节补肾气按摩四个穴位
涌泉穴——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涌泉穴是非常适合一些腰膝酸软、疲劳乏力的人们使用的按摩办法。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补肾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养生功效,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关元穴——补肾气养生
关元穴非常适合冬季人们常见的肾气不足、气喘乏力的情况,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气与生俱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减少,人就会呈现衰老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关元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因此,按摩关元穴就是补肾气养生的很好的一个办法。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太溪穴适合寒冬季节因为肾气不足的情况的人们,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太溪穴,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按摩,补肾养肾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
肾俞穴——补肾气
肾俞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按摩补肾穴位,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操作方法为: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每次拍打百十次,腰部的酸疼感很快就减轻了。
方法:经常拍打此养生穴位,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
我国人们经常用中医按摩穴位的办法来治疗疾病。对于寒冬季节因为体虚乏力、气短食少虚喘咳嗽、腰膝酸软等肾虚病症的人们,也非常适合选择按摩穴位的办法来补肾。比如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涌泉穴改善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的情况,关元穴补肾气养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俞穴补肾气的按摩办法,都是非常好的补肾按摩法。
小寒养生多按摩五个穴位
我国民间历来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 三九天 一般都落在 小寒 节气之内,根据我国长期观测的气象资料来看,小寒也确实是一年之中气温最低、天气最冷的时节,在这样严寒的气候里,人们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有一个办法是正确按摩身体的五个穴位,那么就让 为你介绍。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小寒时节常按摩,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头中心: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人们可经常用掌心按摩这一穴位,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现代科学发现,人的衰老是从胸腺开始的,经常捶打膻中穴,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操作方法:可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捶打此穴。
腹中心: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
操作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六十下,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手心: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劳宫穴在心包经上,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的作用。
操作方法: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脚心: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治失眠。
操作方法: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促进睡眠。注意,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
冬季天气寒冷,寒气逼人,中医按摩哪些穴位有效调理手脚冰凉?
1、阳池穴
取穴: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中常见的穴位之一。在腕背横纹中,是总伸肌腱的尺骨边缘凹陷。找出方法是先将手背向上转动,手腕上会出现多个褶皱,按压手背附近的皱纹,在中间找到一个嫩点,此点就是这一点。
功效:阳池穴是控制全身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穴位,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暖和身体。
按压多长时间:冬季手脚的女性容易感冒,只要她们每天坚持刺激阳池穴,就不必担心冬季的到来。
注意:刺激阳池穴的动作应缓慢,长时间且缓慢。最好同时使用两只手,先用一只手的中指按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然后再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这种姿势自然可以将中指的力量转移到阳池穴,而无需其他人的帮助。
2、涌泉穴
许多人在手脚冰凉的时候加衣服。发生这种情况时,按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取穴:将涌泉穴放在脚上,用掌心快速擦拭,直到有良好的发热感。每天早晚以100倍擦拭涌泉穴位,然后将每个脚趾擦100次。
功效:手脚冰凉不足,阳气不足。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刺激涌泉穴有利于补肾壮阳,强筋骨。坚持这一点将缓解手脚冰冷的症状。它还可以治疗失眠,高血压和其他症状。
按压多长时间:手脚冰冷的女性每天晚上都需要在睡觉前按压这一点,可以有效地改善持久性。将脚浸入热水中时最好按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