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3-10-21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安置房买卖合同签订程序包括身份核实、选房确认、公证公示和结算领房。安置房是政府为被拆迁住户提供的房屋,转让交易需要在获得房产证后进行。安置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和征拆迁的农户。政府积极建设更多安置房以满足拆迁户的需求。

法律分析

安置房买卖合同签订程序如下:

1、核实身份,需要对购买者的身份进行核实;

2、选房确认,工作人员会按选房顺序号的先后顺序呼叫姓名,被呼叫到的人在现场进行选房,购买者按应享受的面积,选取安置房后,就可以在《房号确认单》上签字确认;

3、公证公示,相关工作人员会对选房全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正、透明;

4、结算领房,如果发现安置房内部装修及水电设施等存在问题,可在7日内到所属小区物业管理处反映。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即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安置房的转让交易需要在取得该安置房房产证后才可以进行,这时的过户交易与一般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之处。

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政府尽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回答涉及到的

拓展延伸

安置房买卖合同的关键事项及注意事项

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事项:首先,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房屋的面积、产权证明、价格、支付方式等。其次,要注意合同中关于房屋质量、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条款的约定,以保障自身权益。同时,要留意合同中的附加条款,如交房时间、过户手续等,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无误。此外,还需注意合同的解除、争议解决等事项的规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纠纷。综上所述,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前需认真审阅各项事项,保障自身权益并避免潜在风险。

结语

购买安置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核实身份,选房确认,公证公示,结算领房。安置房转让需在取得房产证后进行,与一般房屋交易相同。安置对象包括城市被拆迁户和征拆迁农户。签订合同时,注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房屋质量、维修责任等条款。同时留意附加条款如交房时间、过户手续等。合同解除和争议解决事项也需关注,以保障权益并避免潜在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前款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