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地承包的承包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被取消?取消后如何处理?

2023-11-11 来源:筏尚旅游网

法律分析:土地承包的承包人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取消:1.未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使用土地的;2.未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土地承包费的;3.转租、转让、抵押承包地的;4.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5.其他严重违反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取消后处理方式包括:1.收回承包地并转让给合格的承包人;2.由行政机关对收回的土地进行管理或者直接流转给其他承包人;3.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承包人违反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应当依法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九条:土地承包方案、土地承包合同规定未履行承包人责任的,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承包人未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使用土地,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承包人转租、转让、抵押承包地的,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承包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承包人严重违反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规定的,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