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和仲裁机构区别
法院和仲裁机构的区别是:
(1)受理机构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仲裁是由仲裁委员会受理,审判是由人民法院负责。
(2)受理案件依据不同,仲裁以仲裁协议为基础,实行协议管辖,人民法院无需达成协议,实行强制管辖。
(3)审理组织的组成原则不同。仲裁庭组成及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或委托指定,而审判庭的组成和审判人员完全由人民法院依法指定。
(4)法院审理案件一般是公开进行,而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是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也不公开。开庭时没有旁听,也不接受任何人采访。
(5)一方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上诉,我国法院是两审终审制;而仲裁裁决是一裁终局,不能上诉。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有哪些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如下:
1、管理机构不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其监督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法官是同级的国家公务员,而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仲裁委的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退休法官以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兼职从事;
2、法院与仲裁委员会在民事纠纷受理案件问题上的管辖范围不同,法院受理的范围宽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按照相关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在我国是不能申请仲裁的,而法院可以受理;
3、对既属于仲裁委员会、又属于法院受理的纠纷,具体由谁受理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的,由仲裁委员会受理,排除法院管辖权,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由法院受理;
4、我国仲裁委员会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法院诉讼是两审终审,仲裁案件在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5、收费不同,小标的额的案件法院收费相对低,仲裁收费高,大标的额的案件600万以上,仲裁收费低,法院相对高。
相关法律规定
《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租赁合同仲裁和法院起诉的区别
租赁合同仲裁和法院起诉的区别:1、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2、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3、管辖权的取得不同;4、审理程序及当事人的能动作为不同;5、监督程序不同。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有哪些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如下:1、管理机构不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其监督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法官是同级的国家公务员,而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仲裁委的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退休法官以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兼职从事;2、法院与仲裁委员会在民事纠纷受理案件问题上的管辖范围不同,法院受理的范围宽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按照相关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在我国是不能申请仲裁的,而法院可以受理;3、对既属于仲裁委员会、又属于法院受理的纠纷,具体由谁受理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的,由仲裁委员会受理,排除法院管辖权,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由法院受理;4、我国仲裁委员会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法院诉讼是两审终审, 仲裁案件在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5、收费不同,小标的额的案件法院收费相对低,仲裁收费高,大标的额的案件600万以上,仲裁收费低,法院相对高。
仲裁庭审和法院庭审的区别是?
仲裁庭审和法院庭审的区别:
(一)权力来源不一样
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案件,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活动。诉讼程序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过程,也是国家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人民法院裁断案件的诉讼活动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公权力。
而仲裁庭处理纠纷不是国家赋予的权力,其权力来源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二)对裁判结果的纠正救济方式不一样
仲裁庭仲裁案件的权力是当事人赋予的,其对案件的管辖权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因此仲裁是一裁终局,仲裁庭出的裁决生效后,对当事人即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仲裁裁决没有上诉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一条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该内容由 冯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