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叫去调解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抓人。
通常情况下,派出所叫去调解是为了解决一些纠纷或者矛盾,旨在通过调解达到和解的目的,避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所会邀请当事人到场,进行协商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和解,那么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不会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
当然,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涉及到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故意伤害、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派出所可能会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抓捕犯罪嫌疑人,调查取证等。但是,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并由有关机关依法办理,不能随意抓捕或者处理。
调解的具体规定包括:
1、调解适用范围:调解适用于各种民事纠纷、劳动争议、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类纠纷;
2、调解的程序:调解程序包括申请调解、调解受理、调解安排、双方协商、签署调解协议等环节;
3、调解的方式:调解方式包括口头调解、书面调解、网络调解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式进行调解;
4、调解的原则:调解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5、调解的效力:调解协议经双方签署并经公证或者依法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履行协议内容。
综上所述,调解是一种相对灵活的争议解决方式,具体规定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调解需要公正第三方的协调和斡旋,公证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等机构都可以提供调解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
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