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制定,旨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该法律明确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侵害行为,如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的谩骂、恐吓等。根据该法,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若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效果:
1、提高了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
2、增强了受害人寻求法律援助的意识;
3、推动了相关执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
4、促进了多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5、家庭暴力案件的报告率和处理率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制定,旨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并明确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