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蔡襄的人物 蔡襄的人物是什么

2022-12-05 来源:筏尚旅游网

蔡襄生平: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家族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 蔡襄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

蔡襄生平: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家族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 蔡襄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字号:字君谟。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兴化军仙游县。出生时间:1012年3月7日。去世时间:1067年9月27日。别称:蔡忠惠、蔡端明。主要作品:《上元应制》《好事近》《梦游洛中十首》《梦游洛中十首》《梦游洛中十首》等。主要成就:书法、茶学,政绩卓著。

关于蔡襄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蔡襄的诗词 点此查看蔡襄的详细内容

《北苑十咏·采茶》《梦游洛中十首》《梦游洛中十首》《读乐天閒居篇》《北苑十咏·茶垄》《梦游洛中十首》《北苑十咏·出东门向北苑路》《梦游洛中十首》《北苑十咏·试茶》《上元应制》《梦游洛中十首》《过天津桥》《读太平告身》《过囊山寄宏师》《梦游洛中十首》《安静堂书事》《梦游洛中十首》《钓龙台》《道中寄福州王祠部》《梦游洛中十首》

二、逸闻趣事

百衲碑 韩琦曾在家乡修建昼锦堂,欧阳修为其撰文,蔡襄书丹,时人称之为“三绝”。蔡襄每一个字都一定写数十张,等到字合于法度之后才采用,世人称其为“百衲碑”。 诗名远扬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争执,被黜知饶州。当时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蔡襄当时也作《四贤一不肖》诗,攻击高若讷。此诗在东京流传,人们都争着传写,买书的人在街上售卖此诗,获利颇厚。辽朝的使者来访,偷偷将其买回。后来张中庸出使辽朝经过幽州时,在舍馆看见有人将蔡襄此诗写在墙上。 置髯何处 蔡襄有一把美胡须。仁宗一天偶然回头问蔡襄说:“你的胡须非常漂亮,晚上睡觉时把它盖在被子之下吗,还是把它放在外面呢?”蔡襄无法回答。回到家后,晚上睡觉时,蔡襄思索仁宗的话,把胡须放在被子里面和外面,都感到不适,一个晚上无法睡着。 蛇精转世 蔡襄知福州时,曾因病多日到官署办公,每天晚上都梦到登上鼓楼靠着鼓睡着。通判奇怪击鼓之人多日没有在三更打鼓,那人回答说这几天有一条大蛇盘踞在鼓上,他因而不敢接近。蔡襄病愈后,向通判说了自己的梦,正巧与击鼓之人说的话相同,人们便认为蔡襄是蛇精。 上元罢灯 蔡襄在福州任职,一次适逢上元日,他让百姓点七盏灯,陈烈制造大灯一丈多,上面用大字写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蔡襄看见后,下令罢灯。 事母至孝 蔡襄对待母亲非常孝顺,他曾经步行碰到一个妇人,样貌非常衰老,蔡襄询问她的年龄,她说:“我活了一百单二岁了。”蔡襄拜了又拜后说:“希望我的母亲的年纪也能像您一样。”后来果然像他说的一样。 地下阎罗 蔡襄病重时,兴化郡守李遘梦到一位神仙紫绶金章,自称是来迎接下任的。李遘询问是谁,神仙说:“我是阎罗王,蔡襄将要接替我。”次日,蔡襄即去世,李遘作挽诗道:“不向人间为冢宰,却归地下作阎罗。” 廿一日酉 据说蔡襄任泉州刺史时,奉母亲之命,准备在泉州湾附近建一座万安桥(即今天的洛阳桥)。修建时工匠们遇到了难题,当时海湾水深,难以为桥打桩。于是蔡襄便叫手下文吏部给海神写信,请求海神帮忙并派人下海送信。送信的人认为自己此行必死无疑,便到酒店痛饮了一场,然后醉卧海滩,想让海潮将自己卷去了事。岂料海潮并没有把他卷走,等他醒来后,竟发现信封已换过,他连忙带回呈给蔡襄。蔡襄看见“海神”在信上只写了一个“醋”字,琢磨很久,认为醋字可拆为“廿”、“一”、“日”、“酉¨四个部分,这就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廿一日酉时。蔡襄顿时醒悟,“海神”要他在“廿一日酉”动工建桥。有趣的是,到了这一天,海水退潮,人们顺利地打下了桥基,万安桥就这样建成了。从此“醋”字被成为“廿一日酉”的说法也传开了。

三、后世纪念

纪念馆 主词条: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金沙宫旁。 蔡襄墓 主词条:蔡襄陵园 蔡襄墓(蔡襄陵园)位于福建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蔡襄陵园”,历时三年,于1999年竣工,占地面积20亩,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增建“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书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马、石虎,铺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墓陵占地一亩,建造古老壮严,围墙绿树参天,绿草成茵,环境幽静优美。陵园前方“仪门”,高7.5米,白色花岗石构筑,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山门及前门,分别刻有对联:“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挥毫飞龙凤何曾勋业掩文章”,“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表达了后人对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业的崇高评价和敬仰。 在重修陵园时,菲律宾总统依斯特拉和世界僧伽会副会长瑞今(蔡襄后裔)闻讯,特致词电贺。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蔡襄陵园”和“碑林”。全长134米的“书法碑廊”,共有134块碑文,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行、草、隶12600字,为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的碑林。“端明楼”正厅塑有蔡襄铜像,设有书法展览厅,供游人参观。

四、生平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蔡襄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