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地的读音是:pū dì。
扑地的拼音是:pū dì。 注音是:ㄆㄨㄉ一ˋ。 词性是:拟声词。 结构是:扑(左右结构)地(左右结构)。
扑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扑地pūdì。(1)脸朝下倒在地上。
二、引证解释
⒈掷地。引《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绍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鬭死,而入墙閒,岂可得活乎?’”⒉指跌倒于地方。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君瑞,君瑞,墙东里一跳,在墙西里扑地。”⒊遍地。引《文选·鲍照<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李善注引《方言》:“扑,尽也。”唐韩愈《游城南·风折花枝》诗:“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随园诗话》卷五引杨次也《西湖竹枝词》:“乍晴时节好天光,紈綺风来扑地香。”⒋象声词。引《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水浒传》第六回:“史进喝道:‘那里去!’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
三、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撞击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走进房去,扑地把灯吹熄,先自睡了。」也作「扑的」。
关于扑地的诗词
《鹧鸪天·薄雾如潮扑地衣》 《咏雪·漫天坠扑地飞》 《中秋无月·扑地痴云欲万重》
关于扑地的诗句
关于扑地的成语
迷离扑朔 扑满之败 扑地掀天 扑天盖地 扑朔迷离 颠扑不破 颠扑不磨 撅天扑地 望风扑影 闾阎扑地
关于扑地的词语
飞蛾扑火 望风扑影 扑满之败 扑天盖地 迷离扑朔 掀天扑地 扑地掀天 颠扑不磨 异香扑鼻 扑朔迷离
关于扑地的造句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2、那纸符甫一离手,便扑地一声燃了起来,化作一簇极大的火焰迎上那两团血雾,有如滚汤泼雪,只片刻功夫便将那两团诡异的血雾消融得干干净净。
3、老翁双手握一短斧,柄不及尺,斧嘴四寸余,奋臂屹立,举斧过头,斧刃朝上;虎扑至,下蹲,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扑地不起,血自腹出。
4、片刻之后,旌旗扑地,流血千里,晋兵全军覆没。
5、听着寨中传出的悠扬鼓乐之声,忽然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用在这里,也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