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结纳造句子

2022-05-03 来源:筏尚旅游网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结纳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与刘弘基原本都是隋宫廷的宿卫军官,因逃避辽东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渊,因此与李世民相结纳

2、总指挥则是“为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结纳皆江湖之士,同学中无有类之者”的郑士良。

3、英、日既与我联,美亦可以卑礼厚币结纳之,则东亚之大局尚有可为。

4、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5、未来开创局面,要结纳新锐力量。

6、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

7、人鱼国王打定主意后,决定要好好跟赵良结纳一番,和颜悦色的说道,“虽然,我无缘见过龙天前辈,但对他却是仰慕已久。

8、融曾召部属计议,部吏多谓汉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名,实应图谶,且宅中主治,兵甲最强,将来必当统一天下,务请倾心结纳,毋惑异言云云。

9、听说了昼风行勇杀白狼王的事情后,更加对他曲意迎合,好几次表露出结纳之意。

10、史料上记载,罗芳伯,客家人,“少负奇气,生性豪迈,任侠好义,喜结纳,”生来是个当领袖的角色,年轻时在乡里“少年游”,伙伴们都“唯唯听命”。

11、朕唯觉可恨的是,一些臣下,竟由此而视朕为软弱可欺之主,居朝廷尊位,食国家俸禄,却结纳赵珏,明来暗往,直欲玩弄朕于掌股之间。

12、晚得圣祖,知真命天子,遂深结纳之,许定大计,后荐聘起者,明初之以正也。

13、结纳英豪,培养人材,加以重用;对贪残不法的官吏,严加制裁。

14、甚好!甚好!待会你我上得岸去,便即捻土为香,交拜结纳

15、为了方便结纳同志,秘密集会,杨鹤龄把其父开设的店铺“杨耀记”独辟一处,为友朋聚谈歇息之所。

16、三个女孩儿只道幼娘便是自已将来侍候的大妇,更是曲意奉迎、故意结纳,两三日的功夫,三人竟和幼娘处得极其融洽,宛如姐妹一般。

17、他利用自己平日结识的一般烂人,八方呼应,广为结纳

18、他为名重一时的江南名士们倾心结纳,他有才貌双绝的红颜知己,他有相敬如宾的如花美眷,他集天下可羡于一身。

19、又非徒若此而已,或见人休事,则勤蕲结纳,及闻否论,则处彰离贰,附会以从风,隐窃以成衅,朝吐面誉,暮行背毁,昔同稽款,今犹叛戾,斯为甚矣。

20、单雄信也是同样的道理,他虽不是朝廷钦点的要犯,却是绿林中排位第一的总瓢把子,让杨广身边的哪个大臣知道了身份的话,立刻就告罗云一个结纳绿林,谋图不轨。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显示全文